其实魏延在的话,是有可能阻止蜀汉灭亡的。魏延在的话,军权是有可能在姜维之上的,也就是说很有可能是蜀汉的第一军人,说话的分量也会很重。蜀汉灭亡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姜维把所有险隘的兵全撤了,致使魏国无阻碍地进入蜀国腹地,如果一直扼守险要,魏国不一定就会占便宜,魏延在的话是有可能扼守险要的。
还有,魏国当时是司马昭掌权,而司马昭派兵伐蜀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想捞点功劳,在身份,地位,爵位上巩固一下自己的统治力,当时并没有打算灭蜀,灭蜀是歪打正着了,所以在刚开战的时候,魏军的战心并不旺,蜀汉扼守险要,魏军打不下来,捞点小便宜也就撤了。 原因三,据传说,费祎的死和姜维有关,说是姜维想掌权,而费祎不死姜维是没有机会的,费祎被刺有姜维的参与。如果魏延在,在身份,声望,地位都有可能比姜维高的,杀死费祎还得合计魏延。 所以综上所述,魏延在是有可能阻止蜀汉灭亡的。
最后再说一点,蜀汉优势在于易守难攻,诸葛亮却没有利用这个优势,不断采取攻势策略企图扰乱曹魏发展,这样一个以本伤人的方法是不可取的,同时也严重伤害了蜀汉本土势力。他完全可以用少量人力物力坚守关隘,待机会偏师出击骚扰,而把主要人力物力用来勤修内政,垦荒和新修水利,积累人口,以蜀汉的地利,保自身平安是没有问题的,待中原乱起则起而逐鹿天下,无机会退而自保,对内安定民心,吸收蜀汉本土人才,用几代人的时间夯实对蜀汉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