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地铁5号线,被冲垮的那道“挡水墙”(5)

2021-07-28 14:34  津云

任华介绍,在他参与过的项目中,为了防止雨水倒灌,地铁出入场(段)线,即从地下到地上的过渡部分,一般采用隧道口衔接U形槽的形式。从隧道口开始,一直到铁轨完全露出地面,道床和铁轨在一个U形槽上敷设,U形槽的两个边是钢筋混凝土的防淹墙。不管线路坡度如何变化,防淹墙始终高出外面的地面1米多。而为了进一步提升安全系数,出入线所在的U形槽上部往往还会架设钢结构罩棚。

任华告诉记者,罩棚主要起防止高空落物、屏蔽降雨的作用,功能类似于常见的小区地库顶棚,防淹挡墙才是阻挡外部积水最关键的设施。“就是从隧道口开始,一直到铁轨探出地面,这个过渡段整体被包裹起来。”

而不管从场地地势还是从工程设施来看,郑州地铁5号线五龙口停车场和出入场线,似乎都和常规的不同。停车场出入线区域整体位于一片低于周围地面的“盆地”中,从隧道口开始,线路没有罩棚保护,也没有足够高的防淹挡墙,呈露天的敞开态势。

郑州地铁5号线,被冲垮的那道“挡水墙”

五龙口停车场出入场线

郑州地铁5号线,被冲垮的那道“挡水墙”

隧道口敞开且顶板明显低于市政道路

是地形原因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导致停车场如此设计,任华表示不得而知。他认为,从防汛角度,这个设计是有缺陷的,“没有顶棚的露天设计也可以理解,毕竟各地各企业建设标准可能不尽一致。但是场内低于周围市政地面,也没有足够高的防淹墙,这个我不能理解。这意味着,一旦四周有积水涌入,不堪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