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明神宗时期,明朝的经筵制度才真正的到达了鼎盛时期,而那个时候正是张居正成为了明朝首辅大臣的时间。那个时候除了每个月固定的视朝日以外,小皇帝都必须在文华殿接受讲经说史。可以说,在张居正活着的时候,经筵制度执行得十分好,但是张居正一死,万历皇帝没了管束,经筵制度再次被"嫌弃"。
除了之前就已经规定了的比如说《大学》《中庸》这样的历代必选课之外,张居正还特意给小皇帝编写了专用教材--《帝鉴图说》,这本书根据张居正自己说的是"谨自尧舜以天下,撮其善可为法者八十一事,恶可为戒者三十六事",不得不说,张居正为了小皇帝的教育是真的尽心尽力了,除了要管小皇帝的文化素质教育之外,还要管小皇帝的品德素质。
至于张居正和高拱这样的重臣为什么会参与其中,一方面是因为上文提到的内阁大学士本身就是参与其中的之外,另一方面是因为皇帝的学业十分的重要,必须要有能力的重臣参与其中,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这个位置和皇帝的关系十分的亲近,能够培养出感情,当然像万历皇帝那样生前你是我的"元辅良臣",死后把张居正鞭尸的还是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