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劳工史:19世纪清朝劳工地位有多低?清朝劳工如何反抗剥削?(7)

2022-09-24 11:19  360kuai

清朝苦力劳工逐一地讲述他们的经历,乞求帮助,并呼吁人们注意苦力劳工制度存在的虐待和剥削,有人将之称为"人间地狱"。由于委员会的调查结果,清朝皇帝颁布了一项法令,要求在1875年立即结束苦力劳工贸易。1877年,西班牙和清朝签署了一项条约,终止了在古巴境内所有清朝苦力劳工的契约,并建立了清朝驻古巴总领事馆,以保护仍在古巴的清朝人的利益。1876年,秘鲁和清朝也达成了一项类似的条约。

然而,对于在古巴的清朝苦力劳工来说,他们仍被排斥在自由人之外。即使在苦力劳工贸易被废除后,奴隶制仍然持续到1886年,并影响到所有奴隶、契约劳工和自由劳工的流动。要求苦力劳工在两个月内自行订立契约,否则离开古巴的法律,也迫使一些人继续其契约劳工的身份。许多雇主在契约到期时,也拒绝提供给苦力劳工一纸自由的文书。

那些能够获得自由的人找到了有限的机会。一些人自我组织成立帮派,或者是在清朝人的管理下组成合同工团,并慢慢地转变为农业工资工人。从19世纪60年代劳工贸易逐渐衰弱开始,少数清朝劳工开始从事零售业和商业蔬菜种植业,更多的人集中在洗衣或家政行业,犹如他们在美国和加拿大的同胞一样。

到19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一个庞大的自由华人社区在古巴哈瓦那形成了。两名前苦力劳工,钟亮(Chung Leng)和兰思业(Lan SiYe)于1858年通过在桑哈街(Zanja Street)附近经营咖啡馆和杂货店,而建立了哈瓦那的"唐人街"。到了19世纪70年代早期,市场广场周围已经形成了明晰可辨的华人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