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介绍蒙古的情况。蒙古在明朝被分为漠北、漠南、漠西三大部分。清朝入关前就征服了漠南蒙古,漠北和漠西也在名义上臣服。清朝入关后,和准噶尔汗国长期进行了战争,最终在1757年将准噶尔部彻底击败,并且平定了大小和卓之乱,从此三大蒙古部都纳入到中国的版图。书中还介绍了清朝对蒙古的管理方式:"清朝在蒙古族地区设立盟、旗两级单位进行统治,任命蒙古王公为盟长、旗长。在新疆维吾尔族地区,由朝廷委派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基层行政委任维吾尔族伯克进行管理。"这使得清朝对游牧地区的管理达到了历史的高度。
之后,介绍西藏。首先是在宗教上,册封"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确立了名义上的管理。然后在1727年派遣驻藏大臣,代表朝廷与达赖、班禅共同治理西藏,这是实际上的控制。接着,在1793年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以法律形式明确和落实了清朝政府对西藏的管辖权"。最后一点是一般文章都容易忽视的,但是却无比重要,这也标志着清朝对西藏的管理达到历史新高度。
最后,对清朝的边疆管理进行了总结:"清朝政府专设理藩院掌管蒙古族、藏族等少数民族事务,地位与六部等同。对于边疆地区采取因地制宜的政策,尊重各民族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优待各族上层分子,取得了较好的统治效果。"在最后一段总结了清朝的疆域,"清朝中期,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勒喀什池,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包括南海诸岛,西南抵喜马拉雅山脉。现代中国的版图至此奠定。"并且提到了省、将军区以及办事大臣辖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