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被曹操当众叱骂颜面尽失,袁绍还是没有太过记恨,有什么知心话还是肯跟曹操咬耳朵的:"绍又尝得一玉印,于太祖坐中举向其肘,太祖由是笑而恶焉。"惜墨如金一本正经的《三国志》,这段记载却有着极强的画面感:你捅我一下,我对你笑着翻白眼,看起来就像两个亲密而又顽皮的孩子。
这时候曹操还真不能跟袁绍翻脸,因为董卓尚在,讨董联军还需要袁绍这块金字招牌--四代有人当过三公级别的高官,号召力是强于宦官之孙曹操的,为兴复汉室计,曹操对袁绍也得哄着来。
表面上一团和气的曹操和袁绍都在招兵买马聚草屯粮闷声发大财的时候,文官王允和莽汉吕布合谋干掉了董卓,长安被一场乱战打成了废墟,曹操趁虚而入抓到了一手好牌--王炸刘协。袁绍不想给自己找个"义帝",曹袁分道扬镳,矛盾也就此产生。
熟读三国史料者都知道,在相当一段时间里,曹操都是大汉司空而不是大将军大司马,更不是丞相--董卓之后好久没设丞相。救驾有功的曹操之所以仅仅当了个位次三公与六卿同列的司空,完全是被袁绍挤兑的:"以袁绍为太尉,绍耻班在公(曹操)下,不肯受。公乃固辞,以大将军让绍。天子拜公司空,行车骑将军。"看来袁绍给曹操当领导当惯了,虽然没有抓到王炸,但是却想凭一把烂牌吓退曹操,让他憋憋屈屈地说一声"要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