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反戴腰刀坐在马鞍上,刀兵大致在自己的腰后部,右腿旁挂的应该是箭壶,左手持弓不变,接下来不论是射箭进攻还是,拔刀劈砍都可以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完全不需要多余动作。
不光是因为自己的方便,而且, 乾隆时期天下太平,战事不多,更多注重在礼仪和仪式上,统一规定一下成为定制。
着重了"太平"二字,是一种礼仪,反着佩戴刀不好拔刀,以示自己没有敌意,尤其是见上官用这种方式。结合当时的社会情况,经过康熙和雍正时期的积累,清朝在乾隆年间已经到达了顶峰的繁荣,满清的统治也已经巩固,所谓的"太平"表现在这种佩刀上也未尝不可。
满人在入关之前一直都是渔猎民族,尤其擅长马上作战,他们的士兵绝大多数都是骑兵,所以所有的武器装备必然都是为了马上作战服务。假如你穿上清朝骑兵的配置,骑在战马上冲锋时就能体会到为什么佩刀要反戴了,这是骑兵长期作战形成的标准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