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考试中,试卷上出现了一道颇为有趣的题目--《项羽拿破仑论》,考官目的很简单,他只是想让考生客观、全面地评价中外两大"战神"的异同之处。不过在当时,知道拿破仑的人并不多,有一个考生就是因为孤陋寡闻,才闹了一个大笑话出来。他一看考题是《项羽拿破仑论》,便不假思索地认为"拿"是动词,"破仑"即破旧的车轮("仑"被他认作通假字"轮")。
于是,这个奇葩的考生就以"项羽拿破轮"为论点,洋洋洒洒地写了一篇议论文,他全文都在讨论"项羽到底应不应该拿轮子":
夫项羽乃拔山盖地之雄,岂有一破轮而不能拿乎?非不能也,势不必也!彼破轮为何物?其大几许?其高若干?纵或挡道,乌骓且扬蹄,项王即可安然而过焉。何需下马将其移开,而后再前,岂非多此一举!退万步而言,欲将其去之以利行军,然则彼一破仑,百数斤而已。令一二士卒足以胜任矣;而何劳项羽主帅之尊,躬自动手?于情于理无乃不可乎?基于上述,余固以为:项羽不必拿破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