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明英宗成长过程中让他对太监这个群体很有好感,土木堡之变前的宠信王振,夺门之变后的宠信曹吉祥,以至于忘了爷爷的爷爷的祖训(洪武大帝他老人家,列了祖训,太监不得干政,不然统统干掉)。可见英宗对于太监群体的宠信,不一般。
2. 明英宗成长过程中让他享受居多,并且缺少老爸的管教,老爸老妈也比较疼他,他的性格就隐藏了自我享受的风气,只在意自己的生活,这样的人很记仇的,不管他,扶持他弟弟上位继承大统这件事,英宗肯定记下了。
这两点是有关英宗的性格方面的原因,更深次的原因是下面的这条,含有更多的政治要素。
3.杀于谦是政治角力的结果,中国古代政治一直是皇权与相权的互相角力,到了明太祖这块呢,直接废了丞相,自己独揽大权,但是毕竟人人不是老朱,不可能指望老朱的子孙们认真的干活啊,这些人就设置大学士,让他们帮忙批奏折,为了防止做大,所以只有写建议的权力,决定的权力还在皇帝手中,这些官僚这么多,皇帝一个人体力不够啊,毕竟双拳难敌四手,所以这时候代表皇权的集团太监出场了。太监集团是皇帝对付文官集团而存在的,其实还是皇权与相权的争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