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项羽回家之前,又做了一件事,这件事也激起了大家对他的不满,那就是分封灭秦有功的诸侯。怎么分封其实是个大问题,照着项羽表面的顶头上司楚怀王的意见,那就是按照之前的约定办,谁先入关中,谁就当这天下之王。然而刘邦这个心机男孩,在投机取巧下抢先入了关中,但是白让刘邦捡便宜,项羽怎么会甘心?于是项羽走了三步棋。
第一步,立怀王为皇帝。虽然让怀王当了皇帝,但是他的封号很有意思,照着规矩,明明应该叫作"楚帝",但是项羽偏偏要叫他"义帝",一听这称呼就是个没什么实权的表面皇帝。然而因为义帝对灭秦没有实际的贡献,他不乐意也没办法;到了第二步,项羽分封了十八诸侯;第三步,把自己封为"西楚霸王"。这样一来,好像就回到了春秋时代,天子、霸王还有诸侯,一起维持着和平手拉手往下走。
然而,问题就出在项羽对战果的分配上,虽然项羽不是个自私的人,给自己划的地盘不大,但是,他给别人分封的方式和原则却让人看不明白。总结下来,就是看谁高兴给谁便宜,完全不按战功来,这一点就引发了很多的问题了。比如当时第一个入秦的刘邦,算是头号功臣了吧,可项羽心里有气,不仅没按照约定让他成王,连关中王都不让他当,反而把贫瘠的汉中划分给他。要知道,当时的巴郡和蜀郡还是世人眼中的穷乡僻壤,从来都是流放罪人的地方,这么对待功臣,别人心里自然有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