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盛一时的北魏,衰落的原因是什么(4)

2021-09-28 17:39     360kuai

可是孝文帝迁洛以后,鲜卑贵族中划分土庶,南迁的身于封建新费,留镇的地位下降,身分上发生明显差别。未迁者"自非得罪当世,莫肯与之为伍,征镇驱使,但为虞、白直,一生推迁,不过军主。然其往世房分留居京者,得上品通官,在镇者便为清途所隔"。

一般镇兵地位也比过去下降,治为"府户",受镇将的奴役,"役同厮养"。至于那些由各族罪犯徒配而来的镇民的地位更为悲惨,均田制在这里根本不能推行"主将参僚,专擅映美土荒,以给百姓"。当时六镇地区,社会危机十分严重,以致有人预见到"必造祸源者,北边镇成之人也"。

在镇兵镇民积怨已深的情况下,这里首先发生了起义,部分不得志的镇将,也参加了镇民镇兵的反魏斗争,五二二年(正光三年),柔然主阿那环进攻北魏,怀朔镇民请求发放粮照以使守御,遭到镇将于景的拒绝,愤怒的镇民一怒杀死于景。

次年(五二三年),因为高阙戍主虐待部下,沃野镇民在匈奴人破六韩拔陵领导下,杀死成主,发动起义,"请镇华夷之民,往往响应"。五二四年(正光五年),敕勒族在酋长胡琛领导下,也于高平镇(今宁夏固原)起义响应拔陵。

拔陵部下攻占武川、怀朔,起义军全部控制了六镇,并在五原大败魏军,白道(今内蒙呼和浩特北)之战,打得魏军"支轮不返"。北魏朝廷为分化起义内部和麻痹起义军斗志,宣布改镇为州,又派员"抚慰六镇",但并未收效,和柔然可汗夹击起义军,五二五年(孝昌元年),起义军被打败,拔陵不知所终。二十万义众,被北魏强徙于冀(今河北冀县)、定(今河北定县)、瀛(今河北河间)三州。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