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于童年时期的狡黠机灵,成年后的纪映淮变得沉稳恬静,且文学爱好由对联逐渐转向了诗词。
在她十四岁那年,嫁给了文采飞扬的书生杜李。翌年,纪映淮与杜李生一子。因为夫妻二人婚后较为低调,所以,史料中对杜纪的婚后生活记载甚少。从"夫妇联韵,琴瑟谐美"的句子中可以看出,两人的结合是天作之合,夫妻情深。这首《桃叶歌·清溪有桃叶》便是其中的代表:
清溪有桃叶,流水载佳人。名以王郎久,花犹古渡新。楫摇秦代月,枝带晋时春。莫谓供凭揽,因之可结邻。
闺阁少女对爱情自然有着无限的憧憬和渴望,好在杜李是每个女子都梦寐以求的大好男儿,他给了纪映淮唯美的爱情。就像是王献之与春桃一样,两人的感情生活无比和睦。今南京夫子庙桃叶渡牌坊上的一副楹联即撷自其中。
男女之间,最可贵的感情莫过于琴瑟和鸣。两人有说不完的共同话题,平日里相互唱和,助长生活中的小情调。与丈夫生活的这几年,纪映淮的才学突飞猛进,她的文笔亦变得超凡脱俗。这一时期的纪映淮,虽然变得低调内敛,但她胸中的才情还是十分高涨的。
如这首《咏秋柳》,纪映淮便自比为两晋谢道韫,可见其自视甚高:
栖鸦流水点秋光,爱此萧瑟树几行。不与行人绾离别,赋成谢女雪飞香。
虽然,全文在写秋景,但却让人感受不到萧瑟之意。纪映淮的文笔赋予她与古代才女试比高的自信,这份自信也使这首诗唱遍秦淮。只是纪映淮绝没想到,自己的这首得意之作竟为她招致污名。当然,这是后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