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前花逐东风舞,惟有杨花堪妒。一味入帘户,不管愁人顾。枝头杜宇声偏苦,叫得斜阳欲暮。门外残红无数,零落横塘路。
--《春日幽居》
细竹深阴覆碧纱,石床书帙昼抛斜。半帘细润侵寒雨,一衲孤馨染落花。流水穿林寻野鹤,夕阳归树护栖鸦。春山淡漠无人共,遥倩诗囊贮乱霞。
--《小重山·秋闺萧瑟》
幽闺更漏长。庭前丛桂发、暗飘香。月明露白渐生凉。轻风起、时拂郁金裳。远雁一行行。相看还伫立、怯空房。幽怀几许总难量。兰缸灺、花影欲窥窗。
不过,因为家国之仇与杀夫之恨,纪映淮从不承认自己是清人,仍以明人自居。
几十年后,清初文士王士祯在造访物是人非的秦淮河畔时,想到当年秦淮才女纪阿男的那句"栖鸦流水点秋光"有感而发,吟咏道:
十里清淮水蔚蓝,板桥斜日柳毵毵。栖鸦流水空萧瑟,不见题诗纪阿男。
这首《秦淮杂诗》一经传扬,竟名动全国。人人都说这王士祯大才,殊不知他的这首诗,已经严重地冒犯到了纪映淮。
原来,并非王士祯轻薄,而是他误解了传闻中纪映淮的身份。因为,纪映淮生长在秦淮,当时的才女又多为秦淮名妓,所以王士祯便理所应当地觉得纪阿男是某个画舫中的头牌。在作诗时,他没有考虑到纪阿男是良家女子的可能,所以语有失检。
王士祯因此诗而成名,纪家人则找上门去,纪映淮的哥哥纪映钟斥责王士祯的无礼行径:"公诗即史,乃以青灯白发之嫠妇,与莫愁、桃叶同列,后人其谓之何?"得知此时的"纪阿男"已是为丈夫守贞半生的孀居老妇时,王士祯悔不当初,连忙向纪映淮的兄长纪映钟写信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