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癌症高发,都是味精惹得祸?(2)

2024-03-11 09:06     澎湃新闻

02

味精是"害人精",不但伤身还致癌?

味精最早是由谷氨酸钠提炼而来。20世纪初,日本化学家池田菊苗为了弄清自己喝的海带黄瓜汤为何出奇鲜美,将汤样品带回实验室分析,最终从海带中提取到一种神奇物质--谷氨酸钠,取名"味の素"。

而1920年,中国化学家吴蕴初成功从谷物中提取并制成谷氨酸钠,取名味精。谷氨酸钠这一物质,在大众看来就是致癌的"元凶",实际上谷氨酸钠本身并不致癌。

谷氨酸钠是味精的主要成分,狭义上看,味精可以说等同于谷氨酸钠。谷氨酸钠能够在人体内参与蛋白质的正常代谢,促进氧化的过程,甚至还对脑神经和肝脏有一定保健作用。

而关于谷氨酸钠的安全性,也早有多项研究给出了"安全认证"。

1999年,我国首次独立完成了味精的长期毒理试验,结论一致,即食用味精是安全的;

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也曾表示:在现在的使用量、使用方法下,长期食用味精对人体没有任何障碍。

有观点认为:"谷氨酸钠加热会产生有害物质,有致癌风险。"

其实,这并不科学,虽然谷氨酸钠加热到120℃后的确会形成焦谷氨酸钠,但焦谷氨酸钠无毒无害,只是不再具有鲜味,并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03

安全吃味精,3点是关键

虽然味精并非人们传言中的"致癌物质",但在日常摄入中,仍要注意3个健康细节。

1、 控制摄入量

味精中含有钠,而高钠摄入可能会增加高血压、脑卒中和胃癌的发病风险,因此,控制日常中钠的摄入是必要的。

欧洲食品安全局建议,谷氨酸(及其盐)对人的安全摄入量是每天每公斤体重30mg。对于一个60kg的成年人,相当于每天不超过1.8g。孩子每天的钠摄入量不应高于2300mg,14岁以下的少年儿童应更低。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