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著名数学家杨乐院士逝世:半个世纪的“进与退”(5)

2023-10-23 10:54     京报网

刘卓军是数学院首任副院长之一,分管基建。一次说到准备购买的电梯是中日合资的,在北京通州有工厂,杨乐带着一张照片就去了,照片里是1985年日本皇太子、太子妃接见世界青年峰会的代表,正与杨乐握手。

靠着这块"敲门砖",杨乐拿到了采购电梯的优惠价。

1985年,日本皇太子、太子妃接见世界青年峰会的代表。杨乐供图

退 出

2002年底任期结束,杨乐从院长的位置退了下来。

学术上的杨乐同样不"恋战"。70岁以后,他坚决从具体的研究工作中退出。这一决定与数学的学科特点相关,也源自年轻时的一些观感。

不同于其他科研领域,数学是年轻人的游戏,这是一个残酷的现实。

年轻时杨乐与张广厚看到崇敬的老先生80多岁还在发表论文,虽敬佩其精神,但明显感到论文已缺乏新意,与其青壮年时水平相去甚远。于是二人约定,"过了60岁就不要勉为其难发表论文了"。

杨乐的夫人黄且圆刚满60岁就主动在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办理了退休手续。

黄且圆出身于世家,祖父是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留下浓重一笔的黄炎培,父亲是一生忧国忧民的水利学家黄万里。她与杨乐是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的同学。

退休后有了充裕的时间,黄且圆决心求解"何以成为大学者"。她的方式是选取在专业领域有突出贡献、人文方面有显著修养的大师级人物,给他们写传记。到2012年去世前,黄且圆写了一些人的传记--胡先骕、孟昭英、陈省身、黄万里、彭桓武、王元、丘成桐。传记结集成书,书名《大学者》。

杨乐深情写下前言、后记,说"《大学者》是对且圆最好的纪念"。

从职务和学术中一步步退出,杨乐自由的时间越来越多。他还经常去办公室,也经常参与数学讨论班,与自己的导师"老马识途"一样,杨乐用自己的学识和经验,指挥年轻人冲锋陷阵。

田野如今是中国数论领域继陈景润之后最优秀的学者之一,他回国加入晨兴数学中心是因为杨乐的电话。也因此,每当研究上有卡顿、思想上有波动时,田野都是抄起电话就打给杨先生。

"几乎没有例外,他会说你现在就来我办公室吧。"田野说,"无论什么话题,杨先生最后总会归结到两点上:大胆探索,不要怕失败;潜心做大问题。这也是我回国后杨先生第一次找我谈话说的两点。杨先生就是有这样的魔力,谈完后那些担忧、焦躁通通都消失了。"

说到这儿,这位数学家还打了两个可爱的比方,"晨兴数学中心是我的'数学乐园',杨先生是数学乐园里的'定海神针'"。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杨先生是一直有这样清醒的能力的--未来靠年轻人去书写。"李文林感慨。

随着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知道杨乐这个名字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杨乐那句"我们这一页已经翻过去了",一直印刻在李文林的脑海里。

长时间做数学史研究,李文林深知"这一页"的分量。

"我们这一代是新中国自主培养起来的,虽不幸耽误了大好青春,但机会来后,我们真的是在奋起直追。从20世纪70年代到今天,在这半个世纪里,我们从学术的荒漠之中走到了数学大国,无愧于时代!而此间,杨先生的贡献无疑是巨大的。"李文林说。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