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著名数学家杨乐院士逝世:半个世纪的“进与退”

2023-10-23 10:54     京报网

10月22日,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发布讣告,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首任院长杨乐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10月22日14时34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杨乐(1939.11- 2023.10)

杨乐同志1939年11月10日出生于江苏南通,197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2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六年制),同年考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就读研究生,师从熊庆来教授,1966年毕业后留所工作。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87年出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1992年出任中国数学会理事长,1996年创建中国科学院晨兴数学中心,1998年出任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首任院长。曾任全国青年联合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协常委。

杨乐同志研究复分析,在亚纯函数与其导数的总亏量方面获得了精确结果,揭示了亏函数的可数性;他与张广厚合作发现了整函数与亚纯函数的亏值数目与奇异方向数目之间的紧密联系,给出了最佳估计;获得了亚纯函数在涉及重值时普遍与精确的亏量关系。他在值分布理论的出色成果是中国数学在那个时代享誉世界的一项代表性工作。

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华罗庚数学奖、陈嘉庚数理科学奖、何梁何利奖等多项重大奖项。

杨乐同志是中国数学界的一个领袖,对中国数学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他是一个时代的楷模,指引和鼓舞着几代青年投身科学。

杨乐同志永垂不朽!

2022年下半年,《中国科学报》风范栏目采访杨乐院士,这位80多岁的老人曾说"我们这一页已经翻过去了","未来靠年轻人去书写"。

如今,斯人已逝,杨乐他们书写的这一页也将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中。

以下是《中国科学报》风范栏目关于杨乐院士的报道:"偶像"数学家杨乐:半个世纪的进与退

在中国,杨乐曾是一代人的偶像。1977年,他的名字写在《人民日报》头版大标题中,被树立为知识分子典型,一夜之间名动全国。"成为杨乐那样的数学家",是"60后""70后"日记本里都写下过的梦想。

3年后,杨乐当选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是当时最年轻的院士。科学界的最高荣誉叠加家喻户晓的知名度,杨乐41岁就站上了人生的巅峰。

荣誉和光环往往成就一个人的率性与飞扬,但在杨乐身上却很少看得到,他讷言内敛,低调温和。

现如今,在网络上搜索"杨乐",条目并不太多。5年前出版的《数海沧桑--杨乐访谈录》是唯一一本关于他的传记书。

别具意味的是,在书中,表彰、升职这些常人孜孜以求的人生喜事,表述出来用的都是"被动语态"--"被宣传""被动员担任副所长"。这多少可以看出杨乐的人生态度。只是,当你走近杨乐,了解他在中国数学那段跌宕起伏岁月中的选择、坚持和进击,你又会发现他的另一面,杨乐从来都是一个"主动"的人。

--知进退,内心笃定,清醒而自由。

成名

李文林和杨乐这几年几乎没怎么见面。

李文林仍清晰地记得以前,他们两个近80岁的老人走在中关村的街道上。在车水马龙的喧嚣中,杨乐转过脸对他说:"我们这一页已经翻过去了。"

声音不大,却直击心扉。李文林一时间百感交集。

作为在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以下简称数学所)共事多年的同事,杨乐说的"这一页",李文林曾亲身领略过其耀眼光芒带给他的骄傲--

那个年代出差要介绍信,李文林拿着有数学所落款的介绍信去住旅店,都会得到服务员追星般激动的询问:"是陈景润、杨乐、张广厚的那个数学所吗?"

那是1978年,中国迎来科学的春天。那年1月,刊登在《人民文学》上的长篇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被视作"春江水暖"的信号。

实际上,较之陈景润,杨乐、张广厚是更早被"官媒"宣传的知识分子楷模。

1977年2月26日,《人民日报》头版刊发重要报道《杨乐、张广厚研究函数理论获得重要成果》。这是一篇新华社通稿,当天,杨乐、张广厚的名字出现在全国各大报纸头版的大标题中。

"特自豪,觉得杨乐他们为中国科学院争了光,更有一种'臭老九'翻身的喜悦。" 1965年从中国科技大学毕业分配到数学所,一个礼拜后就被派到农村参加"四清"的李文林,几十年后忆起知识分子待遇的"冰火两重天"仍按捺不住兴奋。

青少年循着他们的足迹走上数学之路。北京邮电大学原校长乔建永是1978年参加高考的,他的志愿清一色填的是数学。中国科学院院士袁亚湘也是在这一年进入大学,选择的专业也是数学。

杨乐没有想到宣传会如此铺天盖地,此前只是当作任务配合接受过采访,起因是他和张广厚在美国数学访问团前的一次精彩亮相。

1976年5月,中国邀请美国纯粹和应用数学代表团来访。这是一次具有历史节点意义的访问,新中国成立以来,中美在科技领域首开交流之门。

美国派出9位出色的数学家,地位颇高的桑德斯·麦克兰恩担任团长。中国精心组织了60多场报告,杨乐的报告是其中之一。

杨乐演讲结束,代表团起立鼓掌,盛赞杨乐、张广厚的工作"both deep and new"(既深刻又新颖),"评价坐标系"是50多年来世界上在复分析、函数值分布理论领域产出的大量成果。

不仅是口头赞誉,代表团访问结束后撰写的100多页总结报告中,又将其成果与陈景润对哥德巴赫猜想的论证并列为国际一流。报告里最核心的5页评价刊登在《美国数学会通讯》(The Notices of AMS)上。

国内同行惊艳不已,又惊讶万分:"文革"十年,他们是怎么做出这样的成果的?

成果是"偷偷摸摸"做出来的。

1966年,杨乐、张广厚的研究生毕业论文即将进入答辩阶段时,"文革"开始了,研究工作全面停顿。

陈景润比较特殊,因为身体不好,他总能从医院开出全病休的假条,占据一个四五平方米的废弃锅炉间,关起门来读点书、做些研究。

其他人就没那么幸运了。直到1972年,周总理过问中国科学院的具体工作,这才带来一丝曙光。然而,数学所在形式上恢复了研究工作,大多数人还是心有余悸,不敢"明目张胆"地做研究。

数学所一个办公室十五六平方米,坐着五六个同事。为了"掩人耳目",张广厚在办公室里总显出无所事事的样子,东瞧瞧西看看。

但他俩没有随波逐流。那时杨乐的双胞胎女儿还小,上全托幼儿园,爱人远在北京工业大学上班不能每天回家,杨乐便把所有业余时间都奉献给了数学。生活上就是对付,下班顺手买点菠菜、莴笋之类,洗干净也不炒,用酱油、麻油一拌,煮上米饭就是一顿。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关村整个楼里的人都跑出去住地震棚,只有杨乐待在楼里沉浸在研究中。

因为敢为,所以成就。命运就是如此偶然又必然。

"在那样的环境下,你们为什么还坚持做科研?"多年后,面对《中国科学报》记者的提问,杨乐反问:"为什么不做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