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咏幻:那些借债去日本的东南亚劳工后来怎样了?(2)

2023-09-15 08:30     观察者网

名为学习,实则低薪劳动

日本的技能实习制度启动于1993年,核心是为了改善从1980年代开始就明显突出的日本劳动力人手不足的问题。

1991年,日本成立了国际研修协力机构,这是一个半官方机构,由司法部,厚生劳动省,经济、贸易和工业部,外交部以及国土交通省管辖。这个机构设定了相关的规章制度,让日本企业能够从海外引入廉价劳动力,且名义是"研修生",口号是"国际交流"和"技术转移"。

此制度旨在对通过外国人培训制度获得一定水平以上技术的外国人,在培训结束后,与企业签订雇佣关系,从事生产活动,进一步提高在培训中获得的技术。

日本的"外国研修生"引进流程

此时的技能实习生制度,口号是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技能培训,核心放在让外国人到日本的各地学习农业等地方产业,以便他们回国后将日本的技术带到自己的地区,方便今后的国际交流。

彼时,只有中国、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获得这一机会。也正是那个时候,引动了大量中国同胞到日本"打洋工",试图改变自己的命运。

所有的研修生,来到日本之后每个月薪资也就约3000~4000元。而当时日本还是泡沫经济时期的尾巴,所有人哪怕是刚毕业的学生,都有1~2万元的月薪。同时,研修生差不多只有1年的期限,就必须回国。如果表现好,可以延长到最多共计3年。

虽然日本官方宣称这是一个"技能传递"的计划,但越来越多的报道揭示了实习生经历的劳动剥削、不公平待遇和工作与学习名不符实的现实。

从很早开始,许多技能实习生就声称他们收到的工资远低于日本的最低工资标准,有时甚至只有一半。同时,尽管法律明文规定工作时长和休息日,但仍有大量报道称实习生常年无休、工时超过法定标准。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