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皇帝遗迹》披露,建文帝活到了宣德年间,被称为“老佛”(5)

2024-02-21 11:42     360kuai


中国在宋朝以后,因为统治者崇佛,达官贵人也纷纷仿效,给寺院施舍了大量田产金帛,财力雄厚的僧人又通过依附权贵攫取了大片田地,寺庙已俨然成了豪门庄园。历代有许多著名的高官显贵都是寺庙的座上客,比如清朝的贤良寺,几乎就是高官进京时下榻的宾馆,李鸿章就数度长住其中。陈继之表面上指责僧道,实际上是要打击其背后的豪强,建文帝支持他的主张,也就得罪了这些官僚阶层,为日后的败亡埋下了种子。


朱元璋以"锄豪强,抑兼并"著称,史书说在他统治下,"豪民富户,划削殆尽",可是从《建文皇帝遗迹》的记载来看,却不是这样的。


《建文皇帝遗迹》记载,建文四年,朝廷向各藩国派遣重臣,镇守监督当地,对燕王的监视尤其严密。书中提到:"时朝廷既与燕藩绝好,声息不通数年" 。这说明朱元璋死后,朱棣完全没把建文帝放在眼里,连声息都不同通,自然不会进京朝觐,当然也不会依照藩王制度派世子入侍。按《明史 》的记载:"夏四月……遣燕王世子高炽及其弟高煦、高燧还北平。"指明朱棣的两个儿子在南京,被建文帝放了回去。可是按《建文皇帝遗迹》的记载,朱棣根本不搭理朝廷,怎么可能让两个儿子留在南京做人质呢?


建文帝听从黄子澄、齐泰的意见,派御史张昺去北平任左布政使,监视朱棣的一举一动,随时汇报朝廷。张昺到北平后,了解到了燕王准备起兵谋反的情况,"燕藩谋叛之情,巨细皆知"。他提醒朝廷要赶紧派兵镇压,但是建文帝迟疑不决,"上犹豫久之,不果伐"。


建文四年六月,朱棣起兵靖难,张昺被杀。建文帝闻讯后惊惧异常,派曹国公李景隆率十万人马前去御敌。尚书陈迪、齐泰、太卿黄子澄上疏,指责李景隆奸邪不忠,不能把兵权交付给他,否则将追悔莫及,御史练子宁则强烈要求杀了李景隆,但是建文帝不听。这段记载与史书上所说的黄子澄推荐李景隆领军平叛截然不同。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