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国时期河西主要民族的地位与作用——匈奴(5)

2022-12-02 06:19  360kuai

我们说,一个国家还是一个地域,它由分裂走向统一,乃是对峙中的各方共同活动导致的结果。统一者的一方也许是历史过程的主角,但被统一者也决非毫无作用可言。相反,由于统一最终乃是政治上的统一,被统一者的政治态度将是决定统一时间和统一程度的重要因素。当凉魏对峙局面形成时,北魏还在经略中原,故"有事东方,未暇西略"。北凉抓住这个机会,采取追踪前凉以河为阻与赵分境的抵抗战略,北援柔然,南结刘宋,则可能在较长时期内拒魏师于国门之外,继续延长割据的岁月。这便是逆潮流而动。然而,蒙逊不这样做,而是审时度势,采取了积极靠拢北魏的态度,尽管其中包含有"缓兵"的意思,但毕竟也反映了一个民族政治家的远见卓识。他委质纳款,"遣子安周入侍于魏",受魏册命,以凉州牧、凉王名号"王武威、张掖、敦煌、酒泉、西海、金城、西平七郡",承认与北魏的宗藩关系,确定了河西对北魏的归属。蒙逊死后,其子牧犍巩固关系,为魏斥塞,"(魏)每遣使西域,常诏河西王牧犍令护送,至姑臧,牧犍恒发使导路出余流沙。"与魏通婚,遣嫁其妹入魏为右昭仪,而"魏主以其妹武威公主妻河西王牧犍"。当此之时,北魏对河西的统治基本形成,只差军事权了。

统观北方统一的始末,应当说不是军事而是政治因素起了作用,统一也是北凉灭亡前积二十年之久的凉魏关系的最后总结,而这种总结也恰是十六国割据历史的总结。所以,作为被统一者的北凉政权自有它的功劳。河西匈奴卢水胡部是功劳的建立者,是它的政治活动减少了统一的障碍,促进了统一的进程。

(来源:武威文体广电旅游)

责任编辑 :吴 燕

统 筹 :张长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