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5年,身受箭伤的刘邦自知已不久于人世。为了避免死后吕后专政,他决定在死前处死吕后的妹夫、手握兵权的大将樊哙。刘邦将这个重要的任务交给他最信任的陈平去完成,并让周勃协助陈平。
莽将军樊哙哪里是刘邦第一谋士张良的对手,陈平以传旨为由,轻易就将樊哙骗来拿下了。但陈平此时留了心眼,他知道刘邦将不久于人世,如果按刘邦的要求当场斩了樊哙,那就得罪了日后的"揸fit人"吕后。于是,他决定将樊哙押送长城交给刘邦,他不背杀死樊哙的"黑锅"。
果然不出所料,刚到半路,就传来刘邦驾崩的消息。陈平马上快马加鞭直奔长安,借哭别刘邦之机,向吕后传达了樊哙已得救的消息,成功向吕后纳了"投名状"。
当刘邦病危时,陈平毫不犹豫地对其阳奉阴违,同时向未来的"揸fit人"吕后纳上投名状。这是典型的"谋事先谋身"做法,陈平也从此取得了吕后的信任。
阿意顺旨:保住地位是最高优先级,其它皆次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