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当时选了一下,把明略当作我们重要的合作伙伴,它成为了我们股东,他们现在的AI能力在给微伴去做刚刚说的分析这件事情,这是第三个阶段,也就是现在正在跑的阶段。
提问者:刚刚您分享的很多东西也蛮细节了,我还有几个疑问想跟您探讨一下。第一,咱们现在的核心业务模式大概是怎样的?主要面向的是哪些客户?现在微伴助手在这个赛道里面,您觉得大概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和其他家的差异点是什么?
肖弘:我们的业务模式很单纯,就是搜索CRM产品,如果想通过企业微信去获客,做客户运营,做客户沟通、转化、复购、服务这些事情,每个环节上都有一套流程能够帮你把这件事情做得更好。第二,在整个赛道里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微伴有个打法比较特殊,我们从第一天就想明白这个事情,微伴的壁垒是建立在规模效应上,我们就是要拿到最大量的用户。
微伴选择了一个很反逻辑的做法,最开始我们没有去收费,希望尽可能的降低用户的使用门槛,先用上产品,并且让更多的人用上产品。到今天为止,微伴这个产品是企业微信赛道上授权企业量最多的产品,这是我们自己的口径。大家也可以帮我们确认,我们认为我们现在是最大的产品。
还有一个比较突出的区别,微伴免费的打法,微伴的获客方式不像是传统意义上的ToB靠销售去地推,而是大量的通过线上增长和口碑增长,50%的用户是通过口碑传播,另外50%的用户是通过线上广告的渠道。
提问者:是怎么变现的?通过特定的产品或者特定服务来收费吗?
肖弘:这个模式在国外比较成熟,就是免费增值的模式,免费版可以持续使用,但是有更多的功能,举个例子,比如所有营销相关的功能,要获客的功能是收费的,我已经帮你带来了更多的客户,这个是需要收费的,通过这样的方式去做营收。可能未来会更丰富一些,比如在人数上会做一些卡点,现在这个阶段还是属于免费为主的状态。
(周天财经按:肖弘今天也吸取了此前这段经历的教训,选择边做产品边进行商业化,而不是像之前先做产品后做商业化)
提问者:刚刚您也聊到一些细节,包括和腾讯投资,我们想了解一下当时关于和腾讯的接触过程,第一阶段和企微的朋友在聊,后面还有没有针对产品层面的探讨或者合作?有没有具体一点的案例或者细节?
肖弘:我就聊一下投资这件事情。能拿到腾讯投资其实是比较意外的事情,我们知道腾讯在看这块赛道,但是我们不确定自己的产品是不是能够被看得上。在去年的时候,当时是一个(元成),年纪也比较小,应该是1995年的小哥哥跟我联系,觉得我们的产品做得不错,持续跟我们去聊,探讨后面的发展方向,包括我刚刚说的为什么要免费,怎么做增长,他还是很认可我们这个路线。于是他就去向Ted推荐了这个产品,Ted就拉着腾讯产业生态投资的同学聊,大家觉得这是不错的方向
提问者:比如聊投资的时候,有没有经历过几轮拉扯?还是一锤定音?
肖弘:我们聊的还是比较快的,吃了顿饭,后面基本没有什么问题了。可以说一些别的故事,2020年的时候微伴在市面上,当时很多VC追着我们投,我们不确定到底怎么去拿钱。在这个过程中,(元成)告诉我们腾讯对我们来说是比较重要的,除了资金以外,腾讯的产业资源能够帮助我们更快速地发展,所以最后我们做了拿腾讯投资的这个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