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3年前访谈中看Manus“来时的路”(3)

2025-03-07 17:16  钛媒体APP

第三个判断,我们得快一些,如果等到企微把接口能力都完善特别好的时候,我们可能就没有机会了。所以第一个版本是10月28号当天立项,12月23号写出来,就是在企业微信3.0发布会的同一天。

接下来到了疫情,而且我们在武汉,只有4个同学不在武汉,所有人在疫情之后都在线上开腾讯会议来办公。中间那几个月大家在远程,我们觉得这个事情还是非常值得搞的,所有资源都投入到微伴助手这个产品上来了。到了5月份的时候,当时判断得到了印证,就是原来的个人号相关的破解工具是被打压的,在爆发的那一天晚上我们发了一篇文章,可以用企业微信加上微伴来合规的做私域流量的经营。我们产品有个功能,之前发的产品介绍如果有客户打开的话,会发通知给我们的销售,那天傍晚的时候特别多原来发出去的文档被打开了,销售觉得很奇怪,就去问,结果发现原来是个人微信的破解工具被封掉了。我们预判的事情发生了,所以大家就开始写文章,晚上10点钟写文章,凌晨2点钟的时候写完,把文章推了出去,第二天早上醒来的时候,7、8点当时就已经是10万+了,所以微伴助手到今天为止有50%以上的用户是通过口碑传播过来的,那一天开始基本所有运营行业比较资深的人都知道这个产品,也有相互的推荐。

这就是第三个阶段,就是微伴助手。在做微伴助手的过程中,这是快速增长期,在这个快速增长期之后有一个或者两个比较值得去说的事。

第一个点,最开始的时候我还是比较犹豫的,我原来那块业务虽然每年收入也只有一千万人民币,但是毛利特别高。团队当时也特别小,我们当时判断了一下市场,竞争应该会特别激烈,如果全身心去做微伴助手这件事情的话,势必大家要过着不一样的日子,可能要招很多人,要去融资,肯定会有乱七八糟的各种事情发生,也会特别辛苦。

一个关键的时间节点是在快速增长那天晚上的一个礼拜后,因为疫情我们都在分散办公,我去西湖边上看完了一本书,叫《长日将尽》,据说贝佐斯看完了三本书,这是其中的一本,然后决定去创办亚马逊。在书中提到了最重要的一点,人生中最大的痛苦是什么?是本来可以做到的事情但是没有做到,后悔是最让人痛苦的。于是6月份的时候就召集大家,我们全部回到一起,不要再远程工作了,进入打仗的状态去做微伴助手的事情,这是正式进入到第三个阶段。

年底的时候完成了融资,其实是两轮,腾讯的和明略的。那段时间接触到特别多的VC,各种各样的选择,最终我们觉得这件事情如果要成,首先我们需要腾讯支持。

其次,我们判断这个业务,微伴的业务跟其他竞争对手的比较不同就是我们要建三个飞轮,第一个飞轮是要有最大量的用户,因为用户多,我们的需求池才丰满,就知道用户到底想要什么东西,同时会带来口碑传播,有更多的用户,这是一个正向循环。

第二,这些需求过来之后肯定有一部分我们能覆盖,有部分不能覆盖,需要找到合作伙伴,比如代运营我们自己是不做的,但有非常多的代运营公司跟我们合作,比如营销玩法我们自己只做了一些,还有很多营销玩法我们想交给合作伙伴来做。生态越大,我们提供的服务越好,也会有更多客户,又是一个循环。

第三,我们看到企业微信和原来的CRM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能够更好地进行内容分析。之前是没有的,国外可能是通过邮件沉淀下来,但国内的CRM有个问题,快成单的时候,一线员工就去补一些材料,整个过程其实是不透明的。但基于企微,可以通过AI把非结构化的数据给结构化,并且做出一些分析。AI的好处是有材料,算法会更好,做得更好就有更多的用户,会有更多新信息,这是第三个飞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