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3年前访谈中看Manus“来时的路”

2025-03-07 17:16  钛媒体APP

DeepSeek出来之后,中国AI开始爆发式推陈出新,最新的当红玩家,是智能体Manus,从一夜爆红到一码难求,DeepSeek时刻再次降临,2025年,智能体元年会真正开启。

就在我搜这是一家什么企业的时候,偶然发现自己的电脑文档里静悄悄地躺着我和Manus创始人肖弘的聊天速记,当时他的企业还叫夜莺科技,现在名叫蝴蝶效应,那时他的主攻方向是企业微信私域营销的CRM方向,他一度觉得自己有做成Salesforce的机会,但就在ToB赛道大热之时,他舍弃掉充满诱惑的SaaS私有云定制开发大单,逐渐淡出了那段创业经历,并于2022年投入了生成式AI的创业大潮。

关于Manus从何而来?这段古早的史前聊天实录能展现一些这位新锐创业者「来时的路」。

而这次聊天发生在2021年的年底,恰好就是肖弘上一段创业的尾声,体现了肖弘在做Manus之前的个人经历和当时的商业认知,相信有一定的史料价值,也是在打完阶段性的这一仗后,拿着千万级别的现金,肖弘就开始转头寻找新的方向,不断保持低烈度的连续创业,直到Manus的一夜爆红。

这次聊天实际上是腾讯所组织的小范围群访,除了周天财经,还有产业家等两三家媒体的共同参与,其中有较多篇幅的问题由产业家提出。

或许因为早年做微信公众号编辑器的这段创业经历,肖弘变得很懂传播规律,他表达能力很强,很懂媒体想要的细节,比如他会提到自己模仿亚马逊贝索斯而在西湖边去阅读《长日将尽》的细节。在回看聊天实录时,我能明显感觉到,肖弘作为一名连续创业者,很善于捕捉风口,创业历程常常是「先开枪 再瞄准」,而迎来产品一夜之间的突然爆发,也并非初次体验了。

说句题外话,很有意思的是,这位选择常年居住在武汉的创业者,这些年都刻意和北京高密度的创投社交圈保持着一定距离,避免信息过载,他此前一直是大学生创业的模式,围绕华科校园进行过很多次他口中「小生意」的尝试。

后来真正进入VC射程的一次关键转机就发生在品玩2016年的一次线下路演,拿到真格融资,想起也在最近的大热创业人物宇树科技王兴兴因为拿到极客公园的融资,让公司度过艰难时期,没想到2025年年初站上风口浪尖的两位90后创始人,都在很多年前的某个关键转折点上获得了科技媒体的关键性支持。

以下以对话形式分享给大家,部分内容有删减:

肖弘:各位好!我自己的经历比较单纯,我在华中科技大学上的本科,在学校期间也参加了不少腾讯活动,2013年的时候去过腾讯微信,当时参加的是腾讯微信公众平台创新创业大赛,获得全国铜奖,在大学的时候在做跟微信相关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