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球经济格局再次因中美之间的经济博弈而暗潮涌动。
随着今年6月份6.5万亿美元美债到期的临近,美国国内市场的紧张情绪开始加剧。
而中国似乎掐准时机,采取了一系列策略,通过冷淡的关税态度和美债操作,对美国构成压力。
这场"经济战争",不仅是两国之间的较量,更关乎全球经济的未来走向。
中美关税大战的持续僵局
自2018年中美贸易战以来,美国试图通过关税手段遏制中国经济发展,占据谈判主动权。
然而,中国的反应却冷淡且强硬,不仅拒绝妥协,还采取对等报复措施,增加了美国农产品和能源的进口关税。
双方的"硬脱钩"趋势愈发显著。
当前,关税战的后果已经逐步显现。
美国国内消费品价格上涨,企业成本增加,且对中国的依赖未能有效减少。
中国则凭借强大的制造业能力和供应链优化,降低了对美进口的依赖性。
同时,中国的态度也变得愈发明确:关税问题不会成为自身经济发展的"软肋"。
然而,这场僵局的背后,是美债问题的累积,而中国似乎准备在这一关键点上展开更深层次的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