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含糖饮料,糖进得快、出不来
天气一热,冰可乐、果汁、奶茶、运动饮料成了不少人的"续命水"。但这些饮料的糖分,比咱们想象中要高得多。
一杯500ml的奶茶,糖分可能接近10块方糖;一瓶果汁看着健康,实际上果糖和葡萄糖一样会推高血糖水平。
这些液体糖分吸收得特别快,进入身体几乎不用消化,几分钟就能让血糖"冲上云霄"。而咱们的身体,是没法在这么短时间内调出足够胰岛素来应付的,胰岛一下子"忙不过来",血糖就容易一直高。
偶尔喝一次没关系,但天天喝,就跟天天吃糖差不多。想口渴时解渴,不如常备白开水,或者加点柠檬片、黄瓜片调调味,不影响口感,还能保护血糖稳定。
吃饭不细嚼慢咽,血糖冲得快
有的人吃饭像打仗,三五分钟解决战斗,嘴里没嚼几口就咽下去了。
这样进食速度太快,会让血糖升得猛、降得慢。一方面食物没有充分咀嚼,胃肠要花更大的力气来消化吸收,另一方面,胰岛素还没来得及"准备",就得马上投入战斗,压力山大。
研究表明,细嚼慢咽有助于食物中淀粉类的充分分解,同时延缓糖分释放速度,有助于控制饭后的血糖水平。而且慢慢吃,还能更早感受到饱腹感,避免吃过量。
尤其是中老年人,牙齿、消化功能本就不如年轻时,吃得快、咽得急,只会增加胃肠的负担。多咀嚼几下,不仅能帮助消化,也是保护胰岛的一种方式。
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减少高糖饮品、注意吃饭节奏,这些做起来并不难。只要肯动一动念头、改变一下节奏,身体也会很快给出回应。
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对它毫无防备。咱们不是等生病了才去后悔,而是在还没出问题的时候,就懂得避开陷阱、养好身体。
生活中最怕的,不是做错事,而是明知有风险,还每天照做。
个体体质差异大,以上观点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