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核潜艇“已就位”,人类再度接近核战争边缘了吗?(10)

2025-08-05 16:31  凤凰WEEKLY

对此,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教授李彬表达了强烈担忧。"原本大家对在战场上使用核武器的顾忌是很大的,五个核大国皆予认同的'核战争打不赢也打不得'并非一句空洞口号,也不存在对小型战术核武器或小微核武器的'豁免'。"他在接受《世界知识》采访时说,"如果放任小微核武器投入战场,爆发广义核战争的风险必会增加。一旦核战争打起来,谁能保证吃亏一方会恪守只使用小微核武器的'戒律'?"

2022年3月9日,西班牙巴塞罗那的示威活动中,一名抗议者举着写有"拯救整个欧洲免于核灾难"的标语牌。

随着科技进步,新的导弹防御系统、人工智能和军事的结合,外加新式武器和太空系统的运用,将进一步削弱此前的核平衡体系。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国际安全研究所所长刘冲认为,如果一个核国家的进攻力量非常强,辅助人工智能,有可能在短时间内以较低成本摧毁对手所有的报复性常规力量。"如果发生这样的情况,战略稳定的基本逻辑就不存在了,被打击一方的决策链条将被极限压缩。"

种种挑战面前,如何保障核安全迈入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深水区?足以说明这一复杂程度的是乌克兰在2024年对俄罗斯库尔斯克州的进攻,以及2025年6月对俄罗斯战略轰炸机部队的袭击。这两次行动分别越过了打击俄罗斯本土和攻击俄罗斯核力量这两条俄方设定的"红线",只不过,俄罗斯并未采取核打击回应。诸如此类事件,只会让冲突地区的安全局势变得更加难以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