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印度与菲律宾在南海的高调互动引发了不小的关注。从菲律宾总统马科斯率10位部长访印、签署13项双边协议,到印度派出军舰与菲律宾联合巡航,再到"布拉莫斯"反舰导弹继续追加订单,一系列表面上密切的动作,似乎在表明:印菲正形成某种新的战略联盟,甚至有评论称,两国"狼狈为奸",意图在南海制造新的地缘政治摩擦。但仔细剖析背后的动机和现实基础,不难看出:这更像是一场各怀心思、以表演为主的"政治秀"。
▲印度"布拉莫斯"超音速反舰导弹
菲律宾是印度"布拉莫斯"超音速反舰导弹的首个海外客户,2022年签下第一笔订单,至今已陆续完成两套系统交付,并传出计划追加采购至9套,覆盖吕宋至巴拉望的1200公里海岸线,意图打造对南海北部航道的"封锁线"。
这让印度极为振奋。对印度来说,"布拉莫斯"不仅是其少数几款勉强能出口的高端武器,也是军工系统"出口创汇"的王牌。2025年上半年,印度武器出口增长78%,其中"布拉莫斯"功不可没。面对国内经济和军事预算的双重压力,加快军火出口、分摊研制成本,成为莫迪政府的重要目标。
但"布拉莫斯"本质上仍是一款俄印合作的产品,核心冲压发动机等关键部件依赖俄罗斯,印度想要实现真正国产化仍有距离。而这款导弹技术虽名曰"超音速",其体积庞大、部署不便,综合作战效能也受到质疑。菲律宾高价引进的系统,更多体现其对"拥有先进武器"的心理满足,而非作战能力的真正跃升。
更讽刺的是,菲律宾媒体甚至还鼓吹应采购印度的"阿卡什"地空导弹系统。然而这款导弹源自苏联上世纪60年代的萨姆-6改造版本,技术老旧、性能羸弱,在以色列早年的贝卡谷地战争中早已被打得满地找牙。印方花了30年才"半吊子"造出阿卡什,仍需依赖大型卡车布阵,堪称反辐射导弹的"完美靶子"。如果菲律宾真购入,恐怕中国空军会最先松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