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头烂额的莫迪
马科斯访印与印菲联合巡航几乎同步进行,显然是有意安排的一场"大戏",而导演之一,正是当前焦头烂额的莫迪政府。5月以来,印度在巴基斯坦方向遭遇"布拉莫斯误炸"事件,阵风战机被巴基斯坦购买的中国歼-10CE击落的消息也传得沸沸扬扬。而在外交上,印度不仅被美国加征关税,还因未完全配合华盛顿战略而被特朗普"穿小鞋"。
在这种背景下,莫迪急需对外制造某种"强势"形象以对冲国内压力。南海问题成为他眼中最"安全"的舞台--这里既远离印度本土,不会招致实质性后果,又能通过"联演秀肌肉"迎合美国对抗中国的战略胃口,捞点面子与订单,甚至顺便给菲律宾卖几架"光辉"战机。
当然,印度并非真愿深陷南海局势,更无意为菲律宾火中取栗。当前,中印关系已现缓和迹象,印度撤销对华签证限制、苏杰生访华均说明莫迪并不想重回对抗老路。而南海上的这一轮"军演表演",或许只是印度希望在博弈中"多一张牌"的权宜之计。
▲中国海军
从军事层面看,无论是"布拉莫斯"的部署效能,还是"阿卡什"导弹的荒唐性能,印菲之间所谓"加强防务合作",并未真正提升菲律宾的军事实力。而在地缘政治上,印度并未表现出支持菲律宾对抗中国的政治意愿,更无意在南海开辟第二战场。
归根到底,印菲所谓"狼狈为奸",更像是两国各自焦虑、互相利用的"政治交易":菲律宾急于求援,不问装备质量;印度亟需出口,哪怕卖给不具备实战能力的国家。南海这场联演,看似热闹非凡,实则是"雷声大雨点小"的政治秀。
南海,不是他们刷存在感的舞台,也不是印度寻求经济与地缘突破的"后花园"。在真正的博弈面前,这些动作终究只是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