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突然出手,打了美方一个措手不及,特朗普感慨:美国要适应了
中方突然出手,打了美方一个措手不及。
满载集装箱的货轮停靠在港口
10月10日,中国交通运输部发布公告,将于14日起对美国相关船舶分阶段收取 "船舶特别港务费"。
更令白宫焦虑的是,船舶收费只是中方近期战略组合中的一环。
就在海事公告发布前一天,中国商务部宣布加强稀土出口管制,对稀土物项以及相关技术产物实施许可管理,军事用途出口 "原则上不予许可"。
稀土与船舶的双重反制形成了巧妙协同:前者卡住美国高端制造的 "原材料脖子",后者击中其国际贸易的 "物流命脉"。
面对这记 "组合拳",美国陷入了应对困局。
特朗普在白宫内阁会议上讲话
特朗普在当天的白宫内阁会议上,强调美国"能够适应"中国的新出口管制,然而话里话外却透露着不自信。
过去,美国都是强调"主动出击",如今却要学着"被动适应",不得不令人感慨,中美之间的风向真的要变了。
而这一次中方密集出手,也确实打了美方一个措手不及。
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指出,一名白宫官员抱怨称,中方发布新规之前,完全没有提前通知美方。
然而白宫的这通抱怨,不仅暴露了虚伪的底色,也扯下了霸权底气不足的"遮羞布"。
白宫发言人莱维特
美方官员急不可耐地指责 "中方未提前沟通",却刻意回避了一个关键事实:这场贸易领域的博弈,从始至终都是美国率先发难。
回溯事件源头,今年4月份,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借301调查之名,率先锁定中国海事、物流和造船三大领域,宣布将对中国相关船舶加收港口费。
紧接着,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进一步明确收费标准:中国船东运营的船舶每净吨收费50美元,中国制造的船舶每净吨18美元或每集装箱120美元。
在制定计划期间,美方从未就此事与中方协商,更未考虑全球航运业的反对声音。如今却反过头来,抱怨中方"不提前打招呼",岂非太过双标?
美国财长贝森特、贸易代表格里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