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防长称“歼-10将出现在雅加达”,财长:“预算OK”

2025-10-16 16:15  头条

印尼一个决定打破历史,坚定选择中国歼10,法国被印度坑惨了,而咱们还得谢谢巴铁。

印尼防长沙夫里

这两天,印尼国防部和财政部接连抛出两条消息。

第一个消息,印尼防长沙夫里证实,他们要采购中国制造的歼-10战斗机,并表示,"歼-10很快会在雅加达上空飞行"。

第二个消息,印尼财长几乎同时宣布,2025-2026年的国防预算批了至少90亿美元,强调他们能兜住这笔开销。

这个决定,直接打破了印尼历史。

自建国以来,印尼空军的先进战机从来都是购买自美俄欧这些西方国家。

上世纪80年代的F-16、后来的苏-30,2022年他们还跟法国签了81亿美元的"阵风"订单。

但这回,印尼突然转向中国,这是他们首次从非西方国家买主力战机,这背后的门道,可不止"换个卖家"这么简单。

先说说印尼过去依赖西方装备时,到底踩了多少坑。

他们早年间买的F-16,现在机龄都超30年了,雷达连超视距探测都费劲,跟现在的空战需求根本脱节。

后来买的俄制苏-30MK,性能是够了,但跟美国的装备体系完全不兼容,每次跟美军搞联合训练,都得单独调数据链,折腾半天还不一定顺畅。

最糟的是2022年那笔"阵风"订单,当时看着挺风光,42架战机81亿美元,结果转头就发现达索公司手上压了230多架订单,印尼的"阵风"得排到2026年底才能交货。

这还不算,西方装备总爱绑着政治条件,前几年美国因为所谓"人权问题"停供F-16零部件,直接让印尼一半的F-16趴窝半年,连马六甲海峡的防空巡逻都差点断档。

今年9月,印尼启动军队重组,总统普拉博沃要搞5个空军快速反应中队,还新设了3个空域指挥部,目标是把1.7万个岛屿的防空网织起来。

所以现在对印尼而言,急需"能立刻用、用得顺"的空中战力。

他们手里的老F-16跟不上,苏-30兼容性差,"阵风"还在排队,这时候歼-10CE冒出来,不就刚好卡在了印尼的"急需"上吗?

当然,歼-10能抢下"阵风"的订单,不单单是凭性能,还有一笔实在账。

"阵风"单价快2亿美元,歼-10CE才4000到6000万美元,差不多3架歼-10CE才抵得上1架"阵风"。

要是买42架,歼-10CE总价才33亿美元,90亿预算里还能省钱搞配套。

而且后续维护更省心,中国给的是"按小时付费"的发动机维护模式,一年下来比"阵风"能省30%。

针对印尼的热带海洋气候,还专门做了机体防腐处理,出勤率能稳住85%以上,反观"阵风"在东南亚的平均出勤率也就70%,时不时就得停场检修。

而且印尼要的不只是"一架好飞机",而是一整套能立刻用起来的防空体系。

中国能把歼-10CE和ZDK-03预警机、红旗-9P防空系统打包送上门,数据链直接通,不用像"阵风"那样,买了飞机还得额外掏钱适配其他装备。

法国呢?只肯卖单机,后续的配套系统得另算,这对想尽快形成战力的印尼来说,显然不划算。

而且"阵风"的麻烦,不只是"贵"这么简单。

5月7日的印巴空战,才是把"阵风"的口碑彻底砸了的关键。

那天巴基斯坦空军的歼-10CE,一口气击落了3架印度的"阵风"和1架苏-30,央视还放了被击落"阵风"的残骸画面。

有意思的是,编号001的那架,还是印度2020年接收的首架"阵风",结果成了"坠机001"。 一开始法国还想甩锅,说"是印度操作不当",可很快就被戳穿了,印度的"阵风"没法接入俄制预警机系统,空战里成了"没眼睛的孤鸟"--这不就是印尼最担心的"体系不兼容"问题吗?

这场空战之后,沙特、塞尔维亚这些原本想订"阵风"的国家,全暂停了谈判。

对印尼来说,自家订的"阵风"还没交货就实战"翻车",再硬等下去,就是等着踩坑。这时候转向歼-10CE,更像是"及时止损"。

而让印尼敢下定决心的,还有巴基斯坦的"实战背书"。

巴基斯坦是第一个买歼-10CE的国家,3月的"雄鹰-IX"演习,巴铁以3:0击败了欧洲的"台风"战机;到了5月的空战,又拿了6:0的战损比。

印尼副防长后来说过,"歼-10在印巴冲突中的表现是重要考量因素",这话很实在,有实战验证过的装备,总比"纸上谈兵"的要靠谱。

回头看这整件事,其实挺耐人寻味的。

印尼打破几十年的传统,不是一时冲动,而是被西方装备的"不靠谱"逼出来的。

法国丢了订单,根源是印度用"阵风"实战翻车砸了招牌。

中国能拿下订单,靠的是歼-10CE的性价比和体系化优势。

而巴铁的实战表现,刚好给印尼吃了颗"定心丸"。

现在的军购早就不是"看牌子"的时代了,对印尼这样的国家来说,"好用、不贵、能快速融入体系"才是硬标准。

歼-10能飞进雅加达,不只是卖了几架飞机,更证明了不依赖西方体系,照样能造出顶用的先进武器,这或许才是这次军购最值得琢磨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