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行业阵痛:企业承压与产业链传导
深度调整期的压力已全面传导至行业生态的各个层面,房企生存困境尤为突出。
资金链紧张形成恶性循环。2025 年房企到期债务达 5327 亿元,三季度迎来 1600 亿元偿债高峰,而上半年债券融资同比下降 10%,到位资金整体下滑 8%。即便是金地这样的健康运营标杆企业,虽已还清公开债,但仍面临巨大利息压力,现金流紧张到暂停新项目投资,仅能消化存量。中小房企更是陷入绝境,全年倒闭数量达三五十家,法拍房与二手房挂牌量激增,市场流动性进一步恶化。
经营模式转型陷入两难。政策推动的 "现房销售" 模式虽能重建市场信任,但要求资金沉淀至少 2 年且受严格监管,导致房企现金流压力加剧,不敢轻易拿地上新项目。华润置地尝试通过 REITs 盘活长租公寓等资产,但因程序繁琐至今未能扩募,显示出存量资产盘活机制的不畅。商业地产的困境更为严峻,一线城市甲级写字楼空置率升至 22%,北京部分区域甚至不足五成,租金从 400 元 /㎡跌至 220 元 /㎡,形成 "税费高于租金" 的倒挂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