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了解到,中华口腔医学会由国家卫健委业务主管,是由口腔医学科学技术工作者以及从事口腔医学相关的医学院校、科研单位、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自愿结成的全国性、学术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根据中华口腔医学会官网数据,目前个人会员总数已超过 15.6 万人,单位会员 497 个。
那么,个人想要成为中华口腔医学会会员,需要什么样的资质呢?
记者进入中华口腔医学会的官方页面,尝试点击 " 会员申请 ",注册会员账号,类别为普通会员。记者使用了 " 师慧远 " 这样一个虚拟名字,无对应的身份证号码以及工作单位等信息,只是扫码完成了缴费操作后,在用户的个人首页里,记者的会员状态变更为有效会员,并能查询到 " 师慧远 " 的普通会员证书,有效期为三年。
成为普通会员后,记者进一步开始申请将普通会员升级为专科会员,在填写页面中,记者选择了在口腔诊所众多医生介绍中出现频次比较高的三个专业委员会进行了申报,通过再次缴费,记者又获得了三个专业委员会会员的资格证。
记者在中华口腔医学会的官方网站看到,会员管理办法第三条中,对成为个人会员有明确的资质要求。然而,记者在没有提供任何有效资质证明,连名字都为虚构的情况下,仅仅通过缴费,就获得了和很多口腔医生一样的中华口腔医学会会员资格。按照官网上显示的地址,记者来到了中华口腔医学会的办公地点,进一步核实在网上已申办会员的有效性。
记者:我是不是还要提交一些什么材料?
中华口腔医学会工作人员:我们需要的材料,线上您都填写了,就不需要提交其他材料了。
记者:我就确定已经是专科会员了,是吧?
中华口腔医学会工作人员:缴入会费就可以。
记者:那之后会有一些审核吗?
中华口腔医学会工作人员:专科会员不需要审核,您提交之后,如果您通过微信方式支付,系统直接自动审核了。但是你们有会员证书,会员证书你们可以自己下载打印。
中华口腔医学会会员的专业光环,对患者无疑有很大的吸引力。但是这样的专业头衔,一个毫无医学背景的人,仅仅完成缴费就能轻易获得,这样毫无资质门槛的管理,对那些在专业领域努力追求的医师们又何尝公平?记者在调查中还发现,一些口腔医院关键的科室和岗位竟然没有一个固定的医师坐诊,那么,这样的医院设置是不是符合规定呢?
记者在某社交平台上看到,一位叫小狮子的网友发表一篇文章反映,今年十一假期刚刚结束,其丈夫前往一家口腔医院进行牙齿诊疗,医院给出了全麻拔牙的治疗方案。然而在治疗的过程中,丈夫却再也没能走下牙台。
记者:当时为什么要选择这种全身麻醉来拔牙呢?
患者家属:因为他可能有一点点恐惧吧,有些咽反射,医院给他建议,使用了这么复杂一个属于静脉复合,然后还有吸入的混合麻药手术。但是给我们操作这个手术的,他是一个多点执业的服务者。
目前,患者家属已将相关情况上报给有关卫生主管部门,希望展开调查。
记者来到这家口腔医院,看到大厅里医生介绍展板醒目地挂在墙上,不仅有种植医生,儿牙专家,还有两位麻醉医生,记者了解到,这家医院主打的一项业务便是舒适化治疗,全麻拔牙是舒适化治疗的一种,以减少患者的紧张情绪。在该医院发布的一篇推文中称,2021 年医院无痛麻醉注射使用率为 100%。因此,该医院的麻醉科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科室。但是记者通过查询医生的职业信息了解到,该医院的两位麻醉师都是外聘医生,也就是说这家口腔医院的麻醉科并没有固定的主治医师。
记者看到,这家医院展示的主治医师大多数都是外聘的,记者致电卫健委医疗对外咨询服务电话了解到,口腔医疗机构在注册时,每三台椅位必须配备一位主治医师,每增加两台椅位,必须增加一位主治医师,这位主治医师必须是这家口腔医疗机构的固定医师。麻醉科作为一个诊疗科目,不能都为多点执业人员,必须有一个固定的执业医师。
有数据显示,仅 2019 年到 2022 年三年之间,我国的口腔治疗机构就增长了 60%;截止到 2024 年 1 月,全国市场监管部门登记在册的口腔医疗机构已达 12.6 万家。
遍布城市的口腔治疗机构,织就了国民口腔健康的 " 呵护之网 ",但是口腔治疗机构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虚假宣传、过度治疗等行为,也让患者失去了信任和安全感。医疗之本,在于精诚。若任由逐利之风盛行,而不严堵漏洞、强化监管,终将导致行业之舟偏离航向,患者之舟难觅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