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汽车重整研发 如何跑赢效率战?一文解析(3)

2025-06-24 10:23  新浪财经

02.

整合难度大

汽车智能化的上一个阶段,不少汽车大厂选择在传统体系之外单独搭建独立的软件研发公司。除了长安汽车,知名的还有大众汽车的 CARIAD,以及上汽集团建立的零束科技等。

这样的好处是快速集中资源,打向新技术。新公司可以开辟一个更适配软件研发的企业文化和薪酬体系,吸引更多人才加入。那时汽车行业的软件研发是稀缺资源,车企争的是率先建立起技术优势,不仅让产品更领先,还有希望在全行业内开展业务,甚至独立融资。

但到了现在,软件研发不再是稀缺资源。多数头部车企都建立起了成熟的软件团队,即便在自研上有所欠缺的车企,也可以绕开一部分投入,找到优质的第三方供应商。很多车企选择务实,开始精简组织架构,今年 4 月零束合并回上汽,今年 5 月极氪旗下独立的智能座舱团队合并回吉利汽车研究院。

相比于这几家,长安汽车研发体系的调整目标相似,但调整的难度更大。

长安汽车董事朱华荣

长安软件被整合之前,长安汽车已在去年进行过一轮调整,彼时调整的核心是下属的智能化研究院,长安汽车将研究院的多项核心业务拆入独立的子公司。

比如在智能驾驶上,汽车像素了解到,至少从去年开始,长安汽车智能化研究院中负责智驾研发的一批高管和研发人员,已经转移至到了长线智能、长安科技等子公司。按照现在的分工,长安科技在研的主要是 C3B 和端到端等未来向的智驾方案,长线智能在研的是 C2L、C2M 等相对基础的智驾方案。

调整后,长安汽车自有的智能化院不再参与智能驾驶的核心技术研发,降低了长安自研智驾团队的复杂程度。但长安汽车暂时还没有构建一个像吉利的千里科技一样,智驾业务统一的归口。如今作为折中方案,长线智能开始与长安科技在同一个园区办公,长安汽车将所持长线智能的股权转移至长安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