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化学奖得主之一来自巴勒斯坦难民家庭

2025-10-09 16:47  头条

10 月 8 日瑞典皇家科学院一官宣,奥马尔・M・亚吉的经历瞬间破圈。这位出生在约旦的科学家,童年是在巴勒斯坦难民家庭过的:和 8 个兄弟姐妹挤同一间房,房间一半还得给牲畜住,没水没电是常态。谁能想到,当年天天帮家里储水的孩子,如今靠科研拿下了诺奖。

亚吉的逆袭从 15 岁开始。在父亲鼓励下他移居美国,刚到时连英语都不会,只能靠字典一点点啃。可他硬是凭着一股狠劲,20 岁就拿下纽约州立大学学士学位,35 岁拿到博士学位。后来还成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最高头衔教授,连美国国家科学院都向他抛橄榄枝。

谁能想到,亚吉的获奖研究竟和童年经历有关。小时候市政供水两周才来一次,每次就 6 小时,他的主要任务就是抢着储水。如今他研发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能从沙漠空气里收集水!这种材料有无数空洞,像 "分子海绵" 一样吸水,正好解了他从小经历的缺水难题。

这次诺奖是三人共享,亚吉可不是单打独斗。1989 年英国科学家罗布森先做出晶体结构,可不稳定;日本的北川进证明气体能进出这种结构;亚吉则啃下最难的硬骨头 -- 做出稳定的材料,还能按需修改性能。三人接力,让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从实验室走向现实。

现在这种材料用处大了去:能从水里除污染物、捕二氧化碳,还能储氢气。亚吉自己最在意的,还是从沙漠取水的技术。他说小时候储水的苦,让他太清楚缺水有多难,如今能靠科研帮更多人,比拿诺奖还开心。这份把苦难变成解决问题动力的初心,才是诺奖最该传递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