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为重要的是,这一联盟不仅在军事层面上迅速凝聚,阿拉伯国家还决心采取外交手段。峰会声明中提到,阿拉伯国家将推动暂停以色列在联合国的会员国资格,作为回应以色列频繁违反国际法和联合国决议的"报复性措施"。这一举动,显然标志着阿拉伯世界的强烈反击,且在国际社会中引起了广泛关注。
事实上,以色列的空袭越频繁,国际社会对它的孤立就越加明显。尤其是美国虽然一再表态对以色列的行为表示支持,但在阿拉伯世界及其他国际舞台上的支持却逐渐减弱,更多国家开始质疑美国在中东地区的战略价值。
在这场中东风暴中,中国的立场始终如一,强调和平解决冲突,并且呼吁国际社会"通过对话与谈判"来化解矛盾。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回应记者提问时清楚地表示:"暴力换不来安全,武力打不出和平。"这无疑是对以色列军事行动的直接批评,同时也是对整个中东局势的一种温和但坚定的警示。
中国强调的"武力打不出和平",并非单纯的道义呼吁,而是基于对中东局势深刻的战略思考。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一贯支持通过外交途径解决国际争端,并且一直主张推动全球范围内的政治解决。中国深知,中东问题复杂多变,任何依赖武力的解决方案只能短期有效,长期来看只会加剧地区的不稳定。
随着反以军事联盟的成立,阿拉伯世界的团结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各国之间的合作,无论是在军事上的联合行动,还是在外交上的集体施压,都展示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合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