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最近一段时间,可谓是没有一点顺心的事情,先是决定大幅上调对印度产品的进口关税遭到了莫迪的强硬反制,就连日本和韩国这两个美国"传统小弟"也决定不跪美国了。
就连他最好看的调停俄乌冲突,也在和普京会面之后没有丝毫进展,感到失望的特朗普不仅决定暂缓为俄乌达成和平协议而努力,并且很快就要有新的动作。
莫迪忍不住了
8月4日的时候,特朗普决定将大幅上调对印度产品征收的进口关税,理由也非常简单,就是因为印度大量购买俄罗斯石油并且从中获利。
可能这种霸道的行径,莫迪怎么可能会接受呢?印度从哪个国家购买石油,是人家印度自己的事情,和美国有什么关系?
于是莫迪火速对此次做出了回应,表示印度会以国家需求为主,从最合算的来源购买石油,不会因为外部压力而改变供应结构。
这就是在明晃晃的告诉特朗普,我们会继续从俄罗斯购买石油,并且就算是我们从中赚取差价了,那也和你美国没有关系,不要妄图用压力来逼迫我们屈服。
并且印度还暂停了从美国购买新型武器和飞机的计划,而这也是特朗普对印度出口产品加征关税之后,印度首次释放出明确的不满信号。
虽说印度随后就否认了这件事,表示相关的采购谈判仍在推进中,但是根据美媒的报道,两名知情人士表示印度本来计划未来几周之内就派遣防长访问美国,宣布部分的采购项目,但是如今这个行程已经取消。
不过一旦印度明确了关税政策以及未来美印双边关系的走向,那么这些武器采购计划的事情仍将继续推进,只是不会像预期那么快了。
虽然印度否认了这件事,但是不得不说的是,这件事的可信度还是很高的,毕竟莫迪手上反制美方的牌并不多,而这也算是为数不多的底牌之一了。
并且莫迪如今也有了和中国交好的想法,8月19日的时候,中印还举行了边界问题特别代表会晤,双方关系也得到了改善,尤其是边境稳定以及航班恢复和经贸便利化的措施等等。
并且莫迪还两度和普京通话,普京也表示期待印度继续从俄罗斯购买石油,这一套组合拳下来,或许对美方造成不了实质性的威胁,但是最起码表明了印度不会向美妥协的态度。
感到不满的特朗普
特朗普的糟心事可不仅仅只有这些,就连日本和韩国这两个美国传统小弟也开始对美国说不,早在当初美日进行关税谈判的时候,石破茂就曾明确表达了自己的不满。
后来甚至还传出日本想要用手中握着的美债当筹码,但是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日本也没敢这么做,但是日本依旧为了国家利益和美国扯皮了很长时间。
而李在明对待美国的时候也罕见的强硬了起来,在对待美韩同盟现代化的问题上,面对美国提出的提升驻韩美军战略灵活性的意见,韩国难以同意。
要知道尹锡悦政府在对待美国时候采取的是一边倒战略,可以说是对美国"言听计从",但是李在明并不这么想,眼瞅着日本和韩国这两个小弟都开始对美强硬,特朗普自然是非常难受的,而让他更难受的,还在后边!
特朗普在竞选总统的时候就明确表示自己如果成功当选,就会在24小时内结束俄乌冲突,虽然这些话有些夸张了,但是在他上任之后,确实为推动俄乌停火做出了不少努力。
尤其是在美俄元首会晤以及和泽连斯基、欧洲各国领导人会面之后,人们都以为持续了三年多的俄乌冲突终于能够看到停火的眉目了。
但是谁承想普京和泽连斯基都不肯在关键问题上做出让步,战争短时间内恐怕依旧难以停止,不仅让特朗普颜面尽失,还让特朗普感到不满,而他也对外明确表示,将要有新动作!
特朗普的新动作
面对俄乌冲突迟迟无法结束的结果,感到不满的特朗普立场发生了重大转变,之前的他或许在某些方面还偏向俄罗斯,但是如今他却表示会在未来两周内考虑对俄罗斯进行大规模制裁。
而特朗普这个两周,可不是大家所想的真给你半个月时间,这个时间是不固定的,有可能他今天说过这句话,明天就对俄罗斯实施制裁。
毕竟当以伊以冲突的时候,特朗普就曾说过给伊朗两周时间考虑摧毁核设施,但是没两天特朗普就下令对伊朗境内的核设施进行轰炸。
而特朗普对俄罗斯的警告远远不止这些,他还批准了一项对乌军售计划,计划在六周内交付乌军3350枚导弹,难不成是在暗示让乌克兰进攻俄罗斯?
不止如此,特朗普上任之后,不管是在所谓的全球对等关税上,还是在调停俄乌冲突的事情上,其实都没有做出什么显眼的成绩。
于是从8月11日的时候,特朗普政府开始往华盛顿部署军队,特朗普还表示派兵的效果很好,不仅抓捕了不少非法移民,还让治安好了不少,还表示要将行动扩展至纽约和芝加哥。
但是华盛顿民众明显并不买账,甚至有分析人士直接指出,特朗普这么做的目的,一是为了转移舆论视线,二是为了贬低非裔以及女性官员的治理能力,因为华盛顿市长以及警察局局长都是非裔女性。
还有人指出,现如今民主党的主要力量都集中在这些主要大城市,特朗普要对这些大城市派兵,更多的是为了压制民主党的政治主力,从一开始就带有党争的目的。
看来,特朗普为了明年的中期大选,也是早早开始了布局,只是按照他的这种做法,所谓的美国霸权,又能维持多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