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外长刚走,印度就撤回涉台承诺?外交部回应不留情面

2025-08-25 17:00  郑州广播电视报

王毅外长刚走,印度就撤回涉台承诺?外交部回应不留情面:十分意外,这与事实不符!

据报道,前不久,王毅在新德里密集会晤印度外长苏杰生、总理莫迪、国家安全顾问多瓦尔,场面与表态都给足了"回暖"的信号。对外口径里,百年变局、相邻大国、互尊互信、建交75周年,这些关键词接连出现;对内机制上,边界问题特别代表会晤重启,讨论常态化管控、妥处敏感点位、在具备条件地段启动划界谈判;对外合作层面,重启各领域对话、深化互利合作、在金砖与上合组织机制内配合,这些都写进了清单。

更吸睛的,是苏杰生在会谈通稿中的一句"台湾地区是中国的一部分",这在外交惯例里是把"原则坐标"明牌的姿态。莫迪也给出"中印是伙伴不是对手""不能让分歧变成争端"的表述,释放支持中方办好上合组织天津峰会的承诺。按理说,一轮"政治气压回升"已经铺垫好。

风向转折出现在王毅离开之后。印度官员对外"澄清",称前述涉台表述被"错误引用",并声称印度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没有改变,还要继续推进与中国台湾地区的经贸、科技与文化合作。北京的回应来得很快。外交部发言人毛宁明确表示,中方对所谓"澄清"感到意外,这与事实不符,有印度国内一些人试图在台湾问题上损害中国主权,破坏中印关系改善。

毛宁再次重申"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敦促印方切实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妥善处理敏感问题,推动双边关系稳定发展。两份文本摆在一起,画风从"握手"调成了"点名"。

新德里会场释放"回暖",会后窗口抛出"澄清",这不是简单的出尔反尔,更像是国内不同权力与话语回路的交错。印度政治生态里,外交系统、国家安全系统、经济部门与党内舆论并不是一个声音。会谈桌上可以讲原则,会后要给国内各路受众交代,于是就出现了"外部承诺"与"内部平衡"之间的来回拉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