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宫会晤李在明,特朗普提及国防部改战争部,中方该做好应对准备
特朗普突然放出要把国防部改叫 "战争部" 的风声,还强硬要求俄乌两国领导人必须会晤 -- 这两个看似没关联的动作,实则藏着环环相扣的战略算计。
当 "战争部" 这个带着扩张色彩的旧称被重新提起,当俄乌冲突的走向被美国强行插手,国际局势下的暗流正不断涌动,对中国来说,这场变局中的风险与挑战已近在眼前,提前准备早已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
据澎湃新闻8月26日消息,特朗普在白宫会晤李在明时,突然把话题扯到了美国国防部的名称上。
他当着记者的面说: "赫格塞思在我称之为'战争部'的部门里表现非常出色。我们现在叫它国防部,但私下里,我认为我们打算改名。"
这番话并非毫无铺垫,早在今年3月,赫格塞思就曾在社交平台发起投票,让美国民众在"国防部"和"战争部"之间做选择,20.3万参与者里,有54.3%的人投给了"战争部"。这更加刺激了特朗普想要改名的心。
更耐人寻味的是,就在提改名的同一时期,特朗普还公开向俄乌施压,放话要求两国领导人必须尽快坐下来会晤,甚至暗示若不照做,俄罗斯会面临 "非常严重的后果"。
他表示未来一到两周内自己会强势介入俄乌会谈,他可能必须在场,要么达成协议皆大欢喜,要么不达成协议俄罗斯面临"严重后果"。
再看特朗普突提把 "国防部" 改回 "战争部",就知道这绝对不是特朗普一时兴起的随口说说。了解美国历史的都知道,"战争部"设立于1789年,它陪着美国从北美大陆向外扩张,一路打出美国全球霸权的基础。
而1947年改成"国防部",本质上是二战后美国想给自己贴"和平维护者"的标签,把军事战略从"主动挑事"美化成了 "全球防御" 的模样。
现在特朗普要把名字改回去,心思再明显不过:就是要卸下"防御"的伪装,给美军的对外行动找个更直接的"正当理由"。以前叫"国防部",不管做什么都得先扯几句"保卫安全"的幌子,以后叫 "战争部",是不是意味着美军在全球动武时,连这层幌子都懒得披了?
6月份美国特朗普下令轰炸伊朗时不仅让他尝到了武力解决问题的甜头,还让他心里那颗战争的种子萌芽了,所以特朗普决定不演了,正如他本人所说, "我们想防守,但如果必须进攻,我们也想进攻。"
除此之外,更让人琢磨的是,特朗普是在和李在明会晤时提到改名的事。特朗普突然把这个话题抛了出来 -- 这背后藏着的,很可能是美国要把战略核心从欧洲往亚太挪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