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当冤大头!用大豆“换”稀土,关税还照加,特朗普想的真美

2025-10-29 20:05  头条

APEC峰会即将于本月底在韩国召开,特朗普的口风又变了。他表示,中美届时预计将达成一份公平的协议,但元首会晤或取消。此前他曾多次放出口风,准备在APEC峰会期间寻求与中方高层会晤。对此,中方已进行公开回应称,元首外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美两国领导人一直都保持密切交往,至于是否举行会晤,暂时没有信息提供。这番表态既展现了中方对高层对话的开放态度,也含蓄点明了会晤成行的前提条件,即美方需要展现足够的诚意。

历史经验表明,中美高层互动始终是两国关系的风向标。上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中的"乒乓外交",正是通过高层互动打破了坚冰。今天,中美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元首外交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从"庄园会晤"到"海湖之会",从"故宫茶叙"到巴厘岛"长谈",这些战略沟通始终发挥着"锚定"双边关系的关键作用。特别是在全球地缘政治重构的当下,两国元首能否通过APEC平台实现会晤,将直接影响亚太乃至全球的经济安全格局。

据多方信源披露,10月26日特朗普将开启第二任期以来的首次亚洲之行,首站是到马来西亚出席东盟峰会,第二天飞往日本访问,与新任首相高市早苗进行会面,之后再到韩国出席10月31日至11月1日于庆州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峰会。期间预计将与中方高层举行双边会晤。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表示,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已启程前往吉隆坡,24日至27日中美将开展第五轮高层经贸磋商。这种安排显然是为中美元首会晤做铺垫。

有观察者指出,特朗普口风不断改变,一方面是对内安抚鹰派,对外保持施压杠杆。其"可能取消会晤"的表态,既是为可能的谈判破裂预留台阶,也是为争取更有利条件制造筹码。对此,中国外交部已经明确将"平等、尊重、互惠"作为谈判基础。平等不是形式上的对等,而是实质上的相互尊重;尊重不是口头的应承,而是对核心利益的承认;互惠不是零和博弈的妥协,而是共同利益的拓展。换言之,中美能否在韩国举行元首峰会,主要是美方的表现能否满足中方的心理预期。

深入分析双方博弈态势,当前谈判桌上摆着两组关键筹码。美方核心诉求聚焦农产品市场准入(特别是大豆出口)、稀土供应链稳定及芬太尼禁毒合作;中方则明确要求取消对华加征的额外关税、解除高科技出口管制、停止歧视性港口费用。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次谈判可能达成阶段性成果:即中方承诺配合美方打击芬太尼毒品走私,换取美方取消因此而对华加征的20%额外关税;美方同意解除部分高阶芯片出口管制,换取中方恢复大宗农产品采购;双方同意暂停或取消船舶互征高额停靠费。但在涉及半导体与稀土管制等战略性议题上,仍需最高层政治决断。

众所周知,台湾问题则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美政治关系基础中的基础,也是检验美方诚意的"试金石"。这次中美在马来西亚举行的第五轮会谈,主要将聚焦于经贸领域。也就是说,这次谈判就是纯粹的在商言商。但鉴于中美之间存在的巨大贸易分歧,以及各种战略层面的冲突,我们不能期望这次马来西亚谈判能够完全解决所有问题。美方若真心希望在APEC峰会取得实质性成果,必须在涉台问题上作出清晰承诺,包括但不限于停止对台军售、反对"台独"分裂活动等,这也是中方将"尊重"列为谈判前提的深层逻辑。

需要强调的是,台湾是中国的台湾,从《开罗宣言》到《波茨坦公告》,从联合国2758号决议到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国际法体系早已明确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不可不分割的一部分。中方之所以同美方谈涉台问题,是因为美方一再虚化和掏空"一个中国"政策,这既违背了美方曾经做出过的承诺,也违背了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

有基于此,美方只有信守承诺,尊重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等核心利益利益,才能取得中方的信任,双方才能在此基础上展开更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加强经贸往来,实现共同发展和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