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王勇 编辑/赵乾坤】
据欧洲《现代外交》、国际旅游行业媒体《旅行与旅游世界》等媒体报道,德国正在与中国通过法兰克福和深圳之间的战略合作,加强双方的旅游和文化交流,促进两地间在经济、文化和旅游等领域的创新发展。
报道称,中国在过去几十年中经历了成功的经济转型,并呈现持续繁荣的发展态势,这也意味着中国已成为全球旅游的重要客源市场。深圳(罗湖)与德国法兰克福的合作目标主要聚焦于未来的数字旅游、生命科学、媒体和人工智能等领域。
德国国家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期待深圳罗湖与法兰克福之间的合作为两地文化和旅游交流及商业带来显著增长,并能够探索更多新的合作机会。

德国韦尼格罗德城市夜景德国国家旅游局
德国国家旅游局官方网站日前刊载的一篇文章指出,早在2001年,德国国家旅游局就向在北京的德国工商会代表团提出了市场拓展请求,并积极将德国定位为吸引中国市场的首要旅游目的地。在接下来的二十年里,中国成为德国在亚洲地区最重要的客源市场,接待的中国游客过夜游客数量最多时一年超过300万人次。2019年,中国游客在德国的旅行中共花费了60亿欧元。从收入来看,中国是德国入境旅游所有客源市场中的第二大市场。
文章提到,中国蓬勃发展的经济体现在公众的消费支出和对旅游的渴望上,近年来,中国的旅游业迅猛发展,成为全球旅游增长最快的市场。自2024年以来,中国游客的旅行方式悄然转变,那些注重可持续性、文化内涵以及真实体验的旅行目的地愈发受到青睐,逐渐取代了以往多目的地短暂停留的旅行模式。
文章指出,对德国旅游业来说,中国客源市场有巨大的增长潜力。中国游客的旅行方式、体验文化和活动的需求,以及他们对欧洲之行的期望,都需要德国旅游业在产品设计中加以考虑--清晰地识别并突出德国作为旅游目的地的独特优势,对于潜在旅行者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在一项关于"德国旅游业质量监测调查"中,中国游客最看重的是安全性、旅游基础设施的质量以及世界级的景点,其次是城市景观、建筑和艺术、文化。
在2025柏林国际旅游交易会期间,德国旅游协会主席菲比格表示,"德国旅游业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德国旅游协会希望进一步加强对华合作"。
根据德国国家旅游局提供给观察者网的资料,德国国家旅游局董事会主席何佩雅(Petra Hedorfer)称:"在国际范围内,德国始终是颇具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一项基于12个客源市场的消费者调查显示,未来几个月内,有高达54.6%的消费者计划前往德国旅游。"在本年度剩余时间里,来自几个重要客源市场的潜在游客对赴德国旅行的意愿有望回升。
德国联邦统计局(Statistisches Bundesamt)此前发布的6月份月度报告显示,当月国际游客过夜人次为760万,较去年同期下降12.7%。这主要是因为去年举办的2024欧洲足球锦标赛吸引了众多国际游客,创下了同期历史新高。2025年上半年,外国游客过夜总人次为3640万,较去年同期下降3.2%。若排除欧洲杯带来的特殊影响,与2023年上半年相比这一数字增长了4.0%。
资料提到,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通过航空入境德国的旅客人次较去年同期小幅下降4.2%。这归因于目前往返德国的航班运力仍比新冠疫情前低20%。分析人士认为,德国不断上涨的空中交通管制费和航空税,也阻碍了其航空业与欧洲竞争对手同步实现快速复苏。
今年7月30日,德国联邦内阁通过的2026年预算草案计划从联邦财政中,向德国国家旅游局拨款4060万欧元,用于旅游基础建设和营销推广。这一金额较2025年计划的3990万欧元略有增加。德国国家旅游局评价说,这为德国作为旅游目的地乃至其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释放了强有力的信号。
何佩雅表示:"联邦政府为德国作为旅游目的地及投资所在地开展国际推广所投入的资金,将产生强大的杠杆效应。在当前波动的市场环境下,这笔款项将为我们的国际活动及海外办事处提供规划保障。让我们能够拓展全球市场业务、扩大品牌传播范围,并推进计划中的数字化项目,从而在日益激烈的旅游目的地竞争中巩固并进一步提升德国的地位。"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