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派新闻:您觉得苏超能否复制?
张志安:能否复制,不太好说。身份认同激发的场景,都有其内在规律性。但具体到某个项目能不能火,还是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但我希望赣超也能火,把苏超、赣超的联动效应,扩展到更多的省份。
九派新闻:站在传播学的角度,您觉得苏超提供了一个什么样的传播样本,有什么样的价值?
张志安:传播实际上就是从情感走向价值的一种连接。苏超提供了一个样本,再次印证了传播之道是以情感为基础,以意义为追求,通过各种各样的场景营造,实现更高频的互动与沟通。
这个价值包含文化的价值、消费的价值、体验的价值。传播本质上是一种沟通和连接,并不只是政策宣传、态度说服和信息扩散。苏超的"梗"打破了狭义上的地域认同,就是一种更高阶的身份的再建构。它是从情绪到价值的一种升维和连接。
九派新闻:您觉得热度过去后,苏超能留下什么启示?
张志安:一是,我们媒体要真正地走群众路线,满足和激发大众趣味,这是我们今天要获得流量传播的最基本的符码。
二是,我们需要不断有这样一种场景营造和场景创新,才能带来文商旅体一体化或消费的触发的可能。
三是,深层意义上的传播仍然是要追寻一种高尚的传播,而不仅仅是现代性的传播。这个现代性的传播就是只讲经济发展,而高尚的传播是超越发展本身,涉及精神和意义。
其实,深究一下的话,这些玩梗背后其实是一种更高的文明价值,更符合一种更普遍性的人类的情感:和谐胜于竞争,共处胜于较量,快乐大于比拼。我觉得这是一种更加普遍性的意义所在。这说明高尚传播比现代传播、发展传播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