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李鸿章对此建议丝毫不感兴趣,只是对日本采取了"据理驳诘"的外交抗议。在一来二去之间,琉球就在李鸿章的不作为之下,成了日本的一部分。
为了不让朝廷怪罪自己,李鸿章又向朝廷提出了他的"高见":"日本藐视中国,姑稍含忍以待其敝......中国地大物博,但能持久以困之,不患不操胜算。
若竟欲于此时扬兵域外,彼或铤而走险,以全力结纳西人,多借洋债,广购船炮与我争一旦之命,犹非策之上者。固不如修其实而隐其声之为愈也。"
从这封奏折上看,李鸿章此时多少也对日本人的野心有了一些认识。他曾对幕僚薛福成说过,中国最大的威胁不是俄国,而是日本,"与其多让于倭,而倭不能助我以拒俄,何如稍让于俄而我因得俄以慑倭"?
眼看着日本的野心越来越大,李鸿章知道这个岛国的胃口很难填满,也产生了放弃联合日本的打算。
在给皇帝的奏折中,李鸿章第一次提出:"该国近年改变旧制,改习西洋兵法,仿造铁路火车,添置电报煤铁矿,自铸洋钱,并多派学生赴西国学习器艺,与英人暗结党援,其势日张,其志不小,诚为中国永远大患......"
三、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清廷中出现了"海防"与"塞防"争论,李鸿章主张全力进行"海防",且把防备日本放在"海防"的首要位置。
这说明李鸿章在这时已经充分认识到日本对中国的威胁,但他却又认为日本不会马上成为清政府的敌人,防备日本不需要"操之过急",主张用外交手段解决日本问题。
清廷中反对李鸿章这种看法的,其实大有人在。
早在甲午战争之前,便有人提出清政府应该主动出击,给日本来个迎头痛击;但李鸿章却畏敌如虎,认为清军难以取胜,只能对日本采取外交政手段,"百战百胜不若不战而胜,方为驭外良谋"。
李鸿章的这种对日方针,说好听点是积蓄力量,实际上是一种卖国保身的行为,因为李鸿章也清楚,清政府根本没有变法自强的决心。
他没有看到,中国如果再不加快近代化的步伐,将无法在这个世界立足生存。
事实证明,李鸿章的对日和平的方针,是不可能达到不战而胜的目的,只会让日本人越来越猖狂,将它的魔爪更加一步步地伸向中国。
甲午战争中,日本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很快赢得了战争的胜利。清政府为了不得不李鸿章赴日与日本人"谈判"。这种"谈判",其实就是赤裸裸地投降,这一点,李鸿章比任何人都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