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家庭还会设定"定时关闭",担心空调吹整晚影响健康。但这其实也存在误区。研究发现,夜间关闭空调后,室温会迅速回升,湿度变高,反而让人频繁醒来。
正确做法是:使用空调的"恒温模式"或"睡眠模式",保持整晚温度相对稳定,并配合除湿功能。尤其是南方地区,湿度大于60%时,再高的温度也会让人感觉"闷热",不利于睡眠。
湿度控制是很多家庭忽略的关键点。其实比起温度,湿度对体感舒适度的影响更大。人体最舒适的相对湿度为40%~60%。而夏季不开除湿,湿度常常高达70%以上。
此时,即便你把空调温度调到26℃,也可能还是觉得"热"。建议空调开启"除湿模式"1~2小时,再切换到恒温模式,效果更好。室内空气流通也很重要。很多人为了节能,长时间不开窗,但密闭房间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也会影响大脑供氧,导致睡眠质量下降、晨起头痛。
医生建议,每晚睡前或清晨开窗通风10~15分钟,保持空气新鲜,同时也能预防"空调病"。讲到这,不得不提一个关键细节:不同人群对温度的耐受不同,不能一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