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新规砸向小餐馆:社保新规会使小餐饮更艰难吗?

2025-08-05 10:28  头条

最近餐饮圈炸锅了--9月1日起,最高法新规正式落地:只要雇人就得交社保,哪怕员工签了"自愿放弃协议"也不算数。这消息一出来,北京胡同里开了8年拉面馆的老张直接关了店,他算过一笔账:3个员工每月社保要多掏1.8万,"本来每月纯利才2万,现在等于白干"。

但同样是小餐馆,深圳南山区的李姐却没那么慌。她的快餐店5个员工,每月社保支出比上海同行少交近4000元。这背后,藏着一个关乎千万小店生死的关键问题:社保政策能不能给小餐饮留条活路?

一、算笔扎心账:一家10人小店,一年多交24万

武汉户部巷的王记热干面,老板王建国最近愁得睡不着。他雇了6个员工,以前都是按最低基数交社保,员工也默许"多拿现金"。新规后,按实际工资(人均6000元)缴纳,每月企业要多掏1.2万,一年就是14.4万。

"热干面6块钱一碗,一天卖300碗才够交社保",王建国给记者看账本:房租涨了15%,外卖平台抽成23%,现在再加上社保,"要么涨价丢客人,要么硬扛到倒闭"。

这不是个例。中国烹饪协会数据显示,小餐饮行业平均利润率仅5%-8%,而社保支出占企业用工成本的24%(养老16%+医疗8%)。一家10人小店,若全员合规缴纳,一年至少多支出24万,相当于多交了半年房租。

二、深圳的"缓冲带":基数低+弹性政策,老板员工都受益

同样是新规,深圳的小老板们压力小不少。2025年深圳社保基数下限6733元,比上海(7384元)低8.8%,仅为北京(7706元)的87%。更关键的是,当地对"小微餐饮"有特殊政策:

员工人数少于10人的,前3年可按基数的80%缴纳,第4年过渡到100%;

季节性用工(如大排档旺季雇人)可按"小时工"参保,每月按实际工时缴费。

深圳罗湖的湘菜馆老板周玲算了笔账:她雇了8个员工,按深圳政策,首年每月社保支出8600元,比按上海标准交少花3200元。"省下的钱能多雇个洗碗工,员工也愿意交社保了"。

员工也不亏。深圳餐饮服务员小陈说:"以前老板每月多给500现金,现在交社保,医保报销比例从50%涨到80%,上个月生病住院省了3000多,比现金划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