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财报电话会议上,阿里电商事业群CEO蒋凡表示,闪购整体的月度交易用户买家达到了3亿,对比4月之前增长了200%,日均活跃骑手数达到200万规模,比4月增长3倍,重点肯定了淘宝闪购对手淘整体用户规模和活跃度的带动作用:"闪购拉动淘宝8月DAU 增长20%。"蒋凡称,预计未来三年淘宝闪购和即时零售将为平台带来1万亿元的交易增量。
对于外界关心的效率,阿里并未将盈利能力放在首要考量,强调初期阶段重在用户规模心智,"不能抛开规模谈效率。过去我们的订单规模是同行的1/3,此前在很多省市,我们的份额甚至低于20%。在这样一个巨大的市场份额差距下,谈论效率没有意义。"
阿里对"高频带低频",打通流量闭环的首阶段成绩颇为满意,此前已宣布将"500亿元投入计划"延长至三年。
砸下百亿重金,京东和阿里要讲的是同一个故事:在电商业务竞争激烈、增长乏力的背景下,依靠即时零售与电商的协同,近场消费与远场电商的融合,打造"大消费平台"。无论流量还是现金,阿里有更大的底气,对美团有更大的威胁。
而于美团而言,这是退无可退的主业。正如CEO王兴在Q1、Q2季度财报电话会上所强调的,"美团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来赢得竞争"。"美团坚决反对行业内卷,但如果竞争持续下去,甚至变得更加激烈的话,我们也将竭尽全力捍卫我们的市场地位。"
这场考验用户血糖承受度的外卖大战,恍惚间又梦回多年前的互联网初创时期的平台大战,简单粗暴直给:烧钱换市场份额。未来的战火将主要集中于阿里和美团身上。
很显然,谁的弹药更多,谁就更有优势。截至二季度末,阿里巴巴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短期投资和其他理财投资,且在提取及使用上不受限制的金额总额为5856.63亿元,京东这一部分金额为2234亿元,美团为1711亿元。血条最厚的阿里,在持久战、熬得住方面,钞能力远远领先于其他两家。
这也让机构对美团未来的失血可能,有着相对不乐观的预判。8月28日,花旗对美团的评级从"买入"下调至"中性"。中金公司表示,下调目标价19.4%至125港元。招银国际下调了美团2025年至2027年的收入预测,降幅为4%-6%。据彭博消息,美团正在与债券投资人沟通,不排除启动新一轮融资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