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银行股延续走强趋势,工农中建四大行股价纷纷突破前高,再创历史纪录。拉长时间看,年内银行个股最高涨幅已超过了35%。
一直以来,银行资产被视为红利资产一部分,因估值具备吸引力、股息率较高且兼具防御属性受到市场欢迎。
在这场银行股的狂欢盛宴中,主题ETF年内普遍实现和指数相当的20%左右收益,但也因为银行隶属于红利资产一部分,公募基金整体上对银行板块的配置处于显著低配状态。
公募机构向券商中国记者提供的数据显示,当前主动权益基金对银行板块的配置比例不足4%,若严格遵循业绩比较基准进行配置,银行板块的潜在增量资金空间在2000亿元以上。对于相较业绩比较基准明显低配的行业及权重股,银行股的配置比例,或将有所提高。
多只银行股年内收益超35%
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7月10日收盘,全市场上涨的银行个股数量超过30只,不仅总市值过万亿的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招商银行悉数上涨,民生银行涨幅更是超过5%,贵阳银行涨幅超过3%,郑州银行、平安银行、宁波银行等个股涨幅均超过了2%。
实际上,银行股行情早在去年底就悄然开启,今年以来持续走高。根据Wind数据统计,银行指数(886052)今年以来累计涨幅已超过20%。和指数相比,个股累计涨幅更为明显,截至7月10日,青岛银行、浦发银行、厦门银行、兴业银行、浙商银行年内累计涨幅超过35%,民生银行、江苏银行等累计涨幅超过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