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柳白】
香港英文媒体《南华早报》9月22日注意到,在贸易冲突可能长期化的风险下,中国企业增加了大豆库存,8月中国大豆进口量再创新高,主要来自巴西。
海关数据显示,1-8月中国累计进口大豆7331.2万吨,同比增加4%。其中,8月大豆进口量为1227.9万吨,环比小幅增加5.2%,为连续第四个月创下同期纪录新高。
报道称,为对冲与美国持续贸易冲突可能导致的第四季度供应不确定性,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二高的单月进口量,仅次于今年5月的1390万吨。巴西供应了1049万吨,占比超过85%。由于巴西大豆丰收,中国从巴西采购量同比增加了2.4%。
不同地区的大豆收获季节不同,美国的收获季将于秋季开始。这意味着中国对美国农产品反制措施的影响,将在今年年底开始更显著地显现。
大豆是中国动物饲料行业的关键原料,而美国曾是中国最大的大豆供应国,但随着近年来两国紧张关系升温,中国已采取措施降低对美国作物的依赖。
尽管上个月中国从美国进口了22.7万吨大豆,同比增长12.3%,但这一数字在中国总进口量中仍只占很小一部分。
专注于中国农产品市场的在线平台Cngrain.com的分析师在19日的一份报告中表示,由于"南美大豆供应充足,而中美贸易谈判进展缓慢,也促使炼油商增加采购以减轻潜在的供应短缺风险",因此8月的进口量超出了预期。
今年1至8月,中国大豆累计进口总量为7290万吨,同比增长4.7%。
4月4日,巴西南里奥格兰德州,农场工人收获大豆。 IC Photo
根据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CICC)财富管理部门期货服务的一份报告,中国的航运计划显示,其第四季度的大豆进口订单已基本确定,大部分来自巴西,同时来自阿根廷和乌拉圭的订单也在增加。
报告称,如果中美未能在第四季度达成协议,明年第一季度的进口大豆供应形势可能会变得具有挑战性。
去年,美国大豆占中国进口总量的21%,低于2017年的34%,而2017年正是特朗普在其第一任期单方面挑起贸易冲突的前一年。
与此同时,巴西的份额则从2017年的53%上升到2024年的71%。
通常情况下,第四季度是美国大豆的关键销售期,此时新收获的大豆会陆续上市。往年的这个时候,在9月1日美国大豆收获季开始前,中方通常已经完成了约14%的年度大豆采购量。
然而今年,中国尚未预订任何第四季度装运的美国大豆。
路透社早前援引两名消息人士的话透露,由于中美贸易冲突持续,中国的大豆进口商在未来一年将增加自阿根廷和乌拉圭的采购,以填补美国供应缺口。
报道称,此次拉美两国大豆供应量的增加,将与中国从巴西的大量进口形成叠加效应,对美国出口商造成又一次打击。
近几周,美国农业团体呼吁特朗普政府尽快与中方达成协议,因为中方的关税反制措施已将美国产大豆挤出市场,令美国农民承压。
8月19日,美国的大豆种植户们在一封公开信中警告称:当前美国大豆的种植成本不断升高,而销售前景却比以往暗淡,如果不能和中国达成大豆采购协议,美国将承受严重的经济损失。
"豆农们正承受着巨大的财务压力。大豆价格持续下跌,同时我们的豆农们为种植大豆而投入的物料和设备成本也在显著增加。美国豆农无法承受与我们最大客户的长期贸易争端。"
彭博社提及,回溯特朗普的上一任期,2019年,由于担心农民对贸易战引发的价跌、出口受限不满,美国农业部担忧局势失控,曾取消了连续举办27年的上述考察团活动,还将全国农业统计局一负责人的现场采访紧急改为电视直播。
为了稳住农民这一关键选民群体,也是在那段时间里,特朗普在120亿美元农业援助的基础上,又追加了160亿美元资助,甚至暗示愿提供更多支持,以平息农民对贸易战的怨怼。
今年的情绪虽不如2019年那般激烈,但考察团成员都清晰感受到,焦虑正悄然升温。
参与考察团的内布拉斯加州农民比尔·蒂姆布林道出心声:"我只希望他们(中国)能重新开始采购,别永远关上美国大豆的市场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