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考发布公告,其中有一些"细微"变化释放出"重大"信号。报考年龄限制从原有的"35周岁以下"普遍放宽至"38周岁以下",对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更放宽到"43周岁以下"。
35岁是一道坎吗?过去,的确是。无论是公务员考试还是企业招聘,35岁的"限制"都客观存在。大家时常调侃,"35岁,成了最不受欢迎的人"。但事实上,35岁的年龄限制是一种时代产物--劳动力市场对年轻群体的偏好,与当时的人口年龄结构和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密切相关。
时代在变,结构在变,阶段在变,人才政策就不能一成不变。《中国人力资本报告2024》显示,2022年中国劳动力人口平均年龄达39.72岁。与此同时,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已超过2.4亿,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4年。当人才结构发生重要转变,35岁的门槛也就落后于人才配置的时代要求。
事实就是,越来越多人在35岁左右完成知识积累与经验沉淀,正是创造力与执行力并存的黄金时期,却因年龄限制被排除在诸多职业机会之外。这对于个人来说,是一种遗憾,对社会与国家而言,也是一种巨大的损失。
2024年9月,《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明确,消除地域、身份、性别、年龄等影响平等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和就业歧视。公务员考试作为就业市场的重要风向标,直面这一结构性矛盾,尤需回应"不合理限制"引发的讨论和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