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是为了显示梁府的气派,还是储宏不愿意去做官,储先生中进士后仍回到梁府继续干保洁员,并没有做朝廷的官。
当然,因储宏是梁府的人,考官们曲意逢迎梁师成,而给了他如此好的考试成绩,也是有可能的。
梁守道虽然被后人指为贪官、奸臣,但他的实际能力还是不可小觑的。
由于工作努力,业务熟练,成绩突出,梁守道一直升到检校太傅、太尉,开府仪同三司,位比宰相。
梁守道位高权重,又与皇帝赵佶是文友,朝臣们都怕他。宰相王黼,尊称他为"恩府先生",甚至以父子礼对待他。蔡京父子,虽然也是大权在握,但也得谄媚于他。
时人称梁守道为"隐相"。
三、鉴于时人嘲讽,自爆出身隐私。
虽然被誉为不出面的宰相,但仍免不了让人们背后议论。议论他"进士及第"的真假,还瞧不起他的出身:要不是穷困、下贱急了,怎么会当太监呢?
听到非议后的梁守道,却自豪地说:别看我出身东京的贫寒之家,但我可是苏轼的骨血。为了证明自己所说非虚,梁守道和苏轼的孩子们平辈而论、兄弟相称。
也许是一场成功的造假;也许是迫于无奈,梁守道才公开了身世隐私。
不过,苏轼冤案的昭雪,确实是梁守道通过宋徽宗赵佶而操作成功的。
当时,苏轼是个政治污点人物。在前朝元丰年间,因反对王安石的变法,苏轼的文章遭禁。
虽然诗文遭禁,但是,苏轼的著名文人的地位不是轻易能撼动的。因为政治问题,查禁人家的作品是不合理的。
所以,天下文人都对苏轼抱有极大的同情,但又无奈。当时,苏轼已带着冤情去世了,敢为他喊冤,能帮他平反昭雪的人也不多了。
这时,自认为苏轼后人的梁守道,利用自己的政治优势,通过宋徽宗,解禁了苏轼的诗文。
这样,梁守道通过赵佶在政治上为苏轼昭雪的同时,也顺手捞了个"一代文宗"的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