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克·耶雷米奇:欧洲的这个认知不改,中欧关系很难好

2025-10-28 08:30  观察者网

巴尔干半岛,一直是国际政治舞台上备受瞩目的地区。它地理位置独特,处于欧亚非三大洲的交汇处,宛如一座连接东西方的桥梁,不同文化、宗教和民族在这里相互碰撞、交融,既孕育出了丰富多元的文明,也引发了无数的冲突与纷争。几百年来,这里不仅是伊斯兰与基督教交锋的前线,也是一战爆发的起点,更是新世纪前夜世界霸权展示武力的舞台。

在前南斯拉夫联盟解体之后,这块被称为"火药桶"的地区也从未平静;科索沃危机、民族问题等始终挥之不去。在西方支持下,反对力量不时组织集会针对该地区中心国家之一塞尔维亚。同时,欧美就科索沃、中俄以及入欧等议题向塞政府施压,迫使其调整既有外交政策。

在2025年思想者论坛举行之际,观察者网与塞尔维亚前外长武克·耶雷米奇就上述议题展开探讨。

【对话/观察者网 唐晓甫】

观察者网:最近,塞尔维亚正在面临的一个紧迫问题:美国对塞尔维亚石油工业公司的制裁全面生效。我们知道这家公司背后的大股东是俄罗斯企业。据称,美方曾要求将塞尔维亚石油工业公司国有化以规避制裁。同时,塞尔维亚也与俄罗斯就能源问题进行了一系列讨论。美国的制裁将对塞尔维亚能源及相关行业造成什么影响,塞尔维亚会如何应对?

武克·耶雷米奇:眼下形势非常严峻,制裁已经启动。塞尔维亚最大的能源公司、也是塞尔维亚最大的公司正遭受美国制裁,这对其融资、银行结算、采购以及贸易等能力都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我们面临着一个十分严峻的局面。

武克·耶雷米奇回答观察者网提问

塞尔维亚政府目前正与俄罗斯伙伴就此事进行讨论,试图找到出路。你知道,塞尔维亚是一个法治国家,产权在法治框架内应当得到尊重与保护。因此,我们不能强迫权利人在法律框架内做其不愿意做的事,哪怕塞尔维亚石油工业公司的多数股权所有者是一家俄罗斯公司Gazprom Neft(俄气石油)。各方能够做的,就是坐下来共同商谈,寻求一种务实的方式来打破僵局。

非常遗憾,制裁石油公司的决议是由拜登政府提出的。大家原以为在2025年美俄关系可能更快实现正常化,而这项制裁会作为美俄交易的一部分予以取消;但这至今仍未发生,而且我们无法预料未来这是否会发生。

我们本来也非常希望特朗普政府不会执行这一决定,然而事情还是发生了;特朗普政府决定动用这一武器,所以塞尔维亚被置于一个非常难堪的处境之中。现在我已经不指望制裁会自行消失,因此塞尔维亚需要找到一个解决方案。

观察者网:站在中国读者的角度,我们也很想知道塞尔维亚对于俄乌战争、俄罗斯和美国的真实看法,塞政府会如何平衡与美俄的关系?未来塞尔维亚和俄罗斯的合作会有哪些影响?

武克·耶雷米奇:你也清楚,俄罗斯与塞尔维亚的伙伴与盟友关系已延续数百年。这段关系经受住了包括世界大战在内的重大考验。因此,我认为相比于历史上的那些极端情况,现在的俄赛关系还达不到历史的情况。

俄塞关系自2022年2月俄乌冲突进入新阶段以来,走过了一个充满挑战的时期。自2022年2月以来,我已经听过不同人对我说了上百次:"哦,塞尔维亚必须这样或那样做","塞尔维亚必须在两者之间作出选择"。

如今三年已过,我开始对这种"塞尔维亚必须做什么"的论调感到疲惫。塞尔维亚会依据本国利益作出选择,而这一国家利益正受到一些极具实力的行为体、尤其是来自西方的挑战与损害。

同时,塞尔维亚被西方盟友、北约国家以及欧盟成员国所包围。我们也必须谨记自身的地缘处境。但我确信,我们会找到应对挑战的方式,并在与所有相关主要行为体的合作中,实现我们的国家利益。

观察者网:让我们转向欧洲,近期欧盟主席冯德莱恩访问塞尔维亚;而原打算前往莫斯科出席俄罗斯能源周的武契奇也为此取消访问。一方面,武契奇要求政府部门不惜一切代价加速"入欧",把入欧放在优先位置。但另一方面,冯德莱恩要求塞尔维亚追随欧盟对俄罗斯的制裁,并将其作为加入欧盟的先决条件。我们都知道塞尔维亚的"入欧"之路异常坎坷,欧盟曾提出诸多要求,比如科索沃、人权等等,您觉得最近的局势是否意味着入欧出现了松动或希望?塞尔维亚会做出什么样的抉择呢?

武克·耶雷米奇: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我不认为塞尔维亚会加入欧盟。即便塞尔维亚作出加入欧盟的正式决定,并且得到大多数民众的支持,我依然不认为欧盟会接纳塞尔维亚。我知道冯德莱恩以及其他人宣称塞尔维亚可以并且应当加入欧盟,且欧盟欢迎其加入;但这与现实不符。

冯·德莱恩访问塞尔维亚

出于多种原因,塞尔维亚并不被"欢迎"成为欧盟成员。我只举一个理由,塞尔维亚是俄罗斯的盟友,塞尔维亚与中国关系极为良好,而且这种关系不太可能改变。而任何加入欧盟的国家,都会成为欧盟最高机构欧洲理事会的一员,欧洲理事会的所有决策都需要所有成员达成共识、全票通过才能付诸实施。换言之,如果塞尔维亚加入欧盟,那么塞尔维亚就拥有否决欧盟决策的否决权。

欧洲人已经见识到匈牙利总理欧尔班不时给欧盟其他成员带来棘手挑战,而欧洲人同样清楚,塞尔维亚在很多问题上将表现得更加强硬,也更难应对。这正是他们不会让我们正式入欧的原因。换言之,让塞尔维亚加入欧盟是个伪命题:即便我们有意加入,也没有进入欧盟的机会。

因此,我认为,作为一个国家,我们需要继续与我们的一切伙伴合作,无论远近;并且要牢记自己的地理环境、贸易和能源通道,并努力寻求在更广泛的层面就能源问题展开合作。

我认为若让塞尔维亚切断与俄罗斯的关系,那无异于自我伤害。冯德莱恩女士在塞尔维亚演讲的大意基本是:"看,我们在欧洲如何伤到了自己;你们为何不也这样做?为何不像欧洲一样,通过切断与俄罗斯的能源联系来伤害自己?"而欧洲切断与俄罗斯的能源联系所造成的后果之一是如今德国在经济与工业生产等方方面面碰到的诸多问题,对俄罗斯的制裁明显伤及自身。

我并非塞尔维亚的决策者,也不在政府任职,但若要我对塞尔维亚政府进言,我会建议他们避免自我伤害,尤其是欧盟并无任何可供回报的情况下。

观察者网:事实上,特朗普上台后,美国对乌克兰问题也是有所反复,尤其是近期,特朗普似乎在欧盟的劝说下正重回对俄强硬态度。从塞尔维亚的角度来看,你们会如何在乌克兰问题上实现政策平衡?尤其是虽然塞尔维亚与俄罗斯关系良好,但此前也向乌克兰出口过弹药,您对这场战争有何看法?

武克·耶雷米奇:我认为,长期战争的主要影响与后果将会波及塞尔维亚,只不过这并非直接影响,而是通过这场战争对整个欧洲大陆产生的负面效应而间接影响塞尔维亚。我们当然可以讨论这些次级影响,但更应关注更为重要、更具显著意义的首要忧虑。

对塞尔维亚来说,俄乌长期冲突所引发的首要忧虑在于欧盟将持续推动欧洲大陆的再军事化,并可能最终落地。各欧洲国家已承诺提高国防开支,若战争持续,这一切都将成为现实。欧洲将大力投入国防生产,在欧洲内部建起一套"战争经济"体系。

俄罗斯目前已经拥有一套战争经济体系:俄罗斯身处战争之中,将约6%的GDP用于国防。根据欧洲国家的计划,他们将国防开支提高至GDP的5%,这与俄罗斯的6%非常接近。并且按美元或欧元计,在总量上,由于欧洲经济体量远大于俄罗斯经济,所以其国防开支甚至可能远超俄罗斯,这同样将构成一套战争经济体系。

倘若在相邻区域同时存在分别属于俄罗斯和欧洲的两套战争经济体系,而且二者之间一直保持着极具灾难性的政治关系,那么两者爆发战争只是时间问题。而且,这里所指的不仅是代理人战争,还包括俄欧双方的直接对抗与直接战争。

一旦欧洲出现俄罗斯与欧洲国家之间的新一轮战争,欧洲所有国家,包括塞尔维亚,都会在安全、经济等方面遭受灾难性影响。因此,我强烈期望俄乌战争能够尽快停火,并最终达成和平。

我不排除特朗普总统在这一阶段介入并发挥作用。毕竟在一两个月前,仍难以想象加沙会实现停火、各方会坐下来签署某些协议、枪声会归于沉寂。我在9月联合国大会期间身处联合国,当时99%的与会者对加沙停火的前景极为悲观。然而仅仅数周后,停火情形便出现,而且特朗普总统在其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当然,我并非意指乌克兰必然复制这一情形,尤其不可能一夜之间停火,但我们仍应抱有希望。如果无法实现乌克兰的和平,欧洲爆发战争的风险很可能上升,而我祈愿此事永不发生。

观察者网:您谈到了俄罗斯与欧洲的直接冲突的可能性,现在有很多人会谈论所谓潜在核对抗的可能。您是如何看待这种讨论的,未来真的会面临核战争风险吗?

武克·耶雷米奇:我不认为核冲突迫在眉睫,但这并不意味着局势不会迅速变化。只需一枚方向偏转的导弹、一架被击落的飞机,或一次连我也难以预判的恐怖行动,都可能使局势骤变。

甚至不必是物理层面的恐怖行动,一场在俄罗斯、乌克兰,或在欧洲某地,造成毁灭性后果的网络恐怖行动就可能引发雪崩式连锁政治反应。然后,突然之间,你就可能置身于一种包含核冲突在内的迫在眉睫的局面。

因此,尽管我并不担心明天就出现核末日,但我仍强烈希望尽快结束这场战争,因为天知道一旦被拖延下去会造成怎样的后果。

观察者网:从塞尔维亚所处的地缘政治环境来说,欧美的重压不仅来自塞俄关系,也来自塞中关系。作为中国的观察者,我们也非常理解塞尔维亚的平衡外交需求。最近,武契奇先后出席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和中国抗战胜利80周年的纪念活动。在您看来,与中俄保持良好关系对于缓解塞尔维亚目前面临的国际压力有什么影响?塞尔维亚希望从与中俄的合作中获得什么帮助?

武克·耶雷米奇:我在此以个人身份发言,我确曾在政府任职,曾担任外交部长,但现在仅代表我个人观点。我的看法是:俄罗斯和中国是塞尔维亚的朋友;西方国家是伙伴。我们与西方有贸易往来,也与其存在若干分歧,甚至我们被西方国家所包围,而且西方在我们所处地区拥有强大的政治、经济与安全方面的影响力。因此,我们需要充分认识并谨慎对待这一现实。

然而,中国与俄罗斯不仅是伙伴,亦是朋友与支持者。中俄都在各自力所能及范围内给予塞尔维亚支持。以外交为例,俄罗斯与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的两个常任理事国,在"在所谓科索沃单方面宣布独立"的问题上,维护了塞尔维亚的领土完整的立场,给予塞尔维亚强有力的支持,这些支持对塞尔维亚至关重要。

就双边关系而论,俄罗斯是塞尔维亚重要的能源伙伴,中国是塞尔维亚重要的经济与投资伙伴。所以我预计,尽管存在困难,我国政府仍将继续与俄罗斯和中国保持密切合作。他们不仅是塞尔维亚的伙伴和朋友,还是极其重要的经济行为体。

武契奇携夫人观看九三阅兵

武契奇总统先后出席俄罗斯与中国的胜利日阅兵,此举曾遭到西方部分人士的批评。但那些西方人士未能理解的是:要求塞尔维亚领导人不参加俄罗斯与中国的胜利日纪念活动是不可能的。塞尔维亚和中俄一样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有着深刻的历史记忆。我们会向"为战胜法西斯所作出的巨大牺牲"的国家致敬,而这种致敬是我国集体记忆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战争中俄罗斯损失了数千万人,中国亦损失了数千万人;塞尔维亚同样损失惨重,且按人口比例计算,很可能与俄罗斯和中国的损失相当,甚至不亚于二者。因此,二战胜利对我们而言是极其重大的事件;当俄罗斯与中国以适当方式纪念这一日子时,塞尔维亚理当到场,否则我们又应该在哪呢?

因此,总统的选择是正确的;我相信,在塞尔维亚,所有人都会接受总统的选择。西方某些人对塞尔维亚的情况理解不足,我深感遗憾。但这恰恰反映了他们既缺乏相关知识,也缺乏意愿去理解这些问题在巴尔干民族历史中意味着什么。

观察者网:那么塞尔维亚国内希望通过与中俄的合作有哪些获益,例如在经济领域有些什么具体合作项目或投资计划?

武克·耶雷米奇:我认为,关于与俄罗斯、与中国开展合作这一问题,答案会有所不同,因为俄罗斯与中国在经济方面表现截然不同。就能源而言,俄罗斯作为合作伙伴极为重要,在安全等诸多方面也很重要,但能源是俄塞经济合作的首要领域。我相信,在能源领域俄罗斯是不可替代的伙伴。即便勉强替代,代价也将极高,足以使塞尔维亚经济难以为继。

至于中国,情况则不同。在我看来,中国在某些技术、某些重要技术上是无可争议的全球领导者,而这些技术将塑造全球未来经济,尤其是在可持续发展相关的技术领域,以及人工智能和将人工智能应用于工业生产领域。

我认为,不仅塞尔维亚,整个欧洲都必须就如何在技术领域与中国合作作出重要抉择。因为如果不在技术领域与中国合作,未来将难以实现增长。对于塞尔维亚而言,鉴于我们一贯友好的关系,这一决策也许更容易作出;而在欧洲,可能还需要更多时间,或在经历更多时间与政治博弈后,才会得出这一结论。

但我坚信,如果不能与中国开展非常紧密、公平、平衡、互利共赢的合作,欧洲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前景将显得黯淡。

观察者网: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情况是,最近波兰因俄白联合军演短暂关闭边境,对中欧班列运行造成冲击。这次关闭尽管很快恢复,但对于身处欧亚连接处的塞尔维亚及更广大中东欧国家看来,这个事件是否意味着更深的危机?尤其回顾近年情况,针对欧洲关键基础设施、货运管道线路的行动频繁出现,不禁让人想起19世纪欧洲,再加上如今极右翼思潮在全球涌现,您怎么看待这些看似熟悉的历史场景重演?能否谈谈对未来趋势的看法?

武克·耶雷米奇:我认为不应该把这些事件和概念混为一谈,宏观趋势由历史进程与日常事件共同塑造,例如边境临时关闭与阶段性紧张。我的意思是,这类情况几乎每周都会大量发生;但它们并非推动事态发展的战略主因。

波兰一度关闭边界,阻止中欧班列运输

之所以这些事情重要,在于它们可能成为触发历史转折的关键节点,进而引发更大规模、甚至更为不利的事态。因此,我们需要修复并巩固战略态势的基本面,以确保此类事件不会触发灾难。

不过,我仍要回到乌克兰这场战争。在我看来,它极其重要。这场冲突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也与中欧关系的未来密切相关。我希望它尽快结束,原因之一在于:只要战火仍在,某些欧洲国家就会存在一种情绪,甚至一种毫无根据的信念,即俄罗斯是一个迫在眉睫的威胁,仿佛明天或后天就会入侵他们。

我个人不认为这是一种基于现实能力评估而产生的恐惧,如果俄罗斯真有那样的实力入侵欧洲,那它或早已结束在乌克兰的战争了,所以这种担忧是杞人忧天。但是你无法强迫人们改变想法,尤其在媒体反复报道的影响下,这种偏见被不断放大。

然而目前,尤其在东欧,确实有许多人担心俄罗斯会入侵他们国家,而美国是他们短期内唯一的"保护者"。只要他们自认为需要美国,美国就可以撬动他们去做其他事情,包括如何与中国交往甚至疏远中国。因此,只要这场战争尚未结束,欧洲就会持续存在一种"美国是救生员"的认知。这一认知在中美关系处于长期困难阶段的背景下,就会成为中欧关系的障碍。

我衷心期望这场战争能尽快结束,一切逐步回归正常。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全球所有问题会在一夜之间消失,但这意味着我们各退一步,走向一个更具希望的未来。而那些如同20世纪那样右翼意识形态再次抬头并导致全球毁灭的黑暗剧本,将不会在21世纪上演。